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3页)
第三章 五月,天气异常燥热。 某天午后,裴逸清和风惜惜两人相约游湖,借以消暑。 金陵城内外,最出名的湖莫过于莫愁湖。湖上种满了莲花,此际正当盛开之时。湖面上凉风习习,给游湖的人带来了凉爽气息。 “好久没有出来了呢。”风惜惜迎着凉风,轻叹低语。 这时候,两个人正坐在租借来的一艘小船上。那小船小巧精致,专出租给游湖的人。船上支着轻纱帐,铺着细苇席,摆着矮竹几。两人并肩而坐,浅斟小酌。 “你喜欢,以后我就多带你出来游玩,好不好?” “当然好。不过只怕公子你贵人事多,未必有这么多空闲来陪我游玩呢。”风惜惜浅笑。 “怎么会?”裴逸清笑着轻轻搂住了她。 她不语了,将柔弱的身躯靠在他的身上。闭上眼,感觉湖面上吹来凉风,以及风中传来的莲花香气。 “好美呵!”过了半晌,她低声道:“我家乡也有个湖。虽没有这莫愁湖大,可也种了满湖的红白莲花。记得,我家就住在湖畔,夏天一推开窗子,就可以看见盛开的莲花,闻到清爽的莲香,像现在这样闭着眼,闻着扑鼻的莲花香气,真好似回到了家乡一样呢。” 裴逸清不语,只紧紧地搂住她。 “那时候啊,我也曾坐船游过湖,小船儿穿梭在满湖的莲花里,我跟同村的姐妹们一起采莲。” 风惜惜睁开眼睛来,回忆着往事,唇畔泛起淡淡的笑容。“有一次小船儿飘呀飘,飘得太远了,我们年纪小都无力划回去,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大家慌张得哭了起来。” “后来呢?” “后来是爹亲找到了我们。”风惜惜轻叹“我从小娘亲早逝,爹亲一手拉拔我长大,视我如掌中明珠…唉,可惜他命运多舛,也早早地去了。那之后惜惜天涯飘零,再没有游过湖、赏过莲。” 伸手出去,她摘下船畔一朵洁白的莲花,拿在手中赏看。 “其实,我最喜欢白莲花,爹亲说,莲出污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 裴逸清淡淡地笑了“你和先母很像呢。她在世时,也最喜欢莲花。小时候我家里也有个小湖,湖里种满了莲花,先母的厢房就在湖畔,她常常坐在窗前望莲。” 说着说着,他不知不觉便敛了笑,只是风惜惜顾着观看手中的白莲,没有注意。 “当时先父所说的话也和你爹亲一样。” “这样啊。”风惜惜不经意地附和着。 裴逸清的面色忽然微微变了。 稍后,接过她手中的白莲花,他端详着,然后轻轻将它插上她的鬓畔。莲艳人娇,他淡淡地笑了。 “惜惜,你知道吗?你真的好像这朵白莲花呢。” “是吗?”风惜惜回眸一笑,明艳无比。 裴逸清轻叹“是。” WJLBN 上岸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晚了, 两人倒也不急着回去,便在湖畔附近选了一家酒楼,上楼用餐。酒楼名为醉香楼,其厨子所做的酒菜听说甚是不错。他们叫了几碟小菜,一壶美酒,倚窗共饮,看窗外夕阳霞光,映衬着满湖莲花,无限美好。 “人生常得如此,岂不快哉?”风惜惜幽幽轻叹。 裴逸清一笑点头“可惜这里无琴,不然,真想对着这晚霞湖水,听你一曲瑶琴清歌” 她柔声道:“瑶琴虽然没有,清歌一曲却是不难。” “好啊!”他拍掌“那我就听你清歌一曲,如何?” 风惜惜随即轻启细嗓清柔婉转地唱了起来:她唱的是一首宋人张先的/画堂春“。 外潮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好!”一曲唱罢,裴逸清正待鼓掌,围屏外面先传来了稀稀疏疏的拍掌声。随着掌声,一个白衣少年施施然走了进来,笑道:“不速之客来访,主人千万莫怪。” 裴逸清和风惜惜将目光转向他,只见来人年方弱冠,仪容秀美,穿着一袭雪白罗衣,不染纤尘,但并非两人所认识的熟人。 想来他必定是被风惜惜的歌声打动,所以冒昧来访的文人雅士了。 “有何怪罪之理?”裴逸清站起身来,微笑道:“在下姓裴,这位是风姑娘。请问兄台贵姓?” “小弟姓龙,名三。”白衣少年落落大方地道“偶经此地,在外面听得风姑娘一曲清歌,音可绕梁,不知不觉间被吸引住,有心想要结识,所以冒昧过来打搅,不知两位可愿与小弟同坐共饮?” 裴逸清笑道:“看龙兄风采,必非俗人,我想风姑娘必然也很高兴有你这么一个知音人吧!” 三人相视一笑,各自落座,畅谈起来。 “听龙兄口音,想必是京城人氏?”裴逸清问。 “正是。”龙三笑道“小弟自幼生长在京城,很少出门。这次是仰慕金陵繁华而来,果然长了许多见识。不过我听两位的口音,只怕也不是本地人吧?” 裴逸清点头“小弟原本也住在京城,数年前搬来金陵,口音里大约还带有京城人的味道吧。至于风姑娘…”他转头望着风惜惜,也不知道她原本是何处人。 她细眉微微蹙起“惜惜原本也是京城人,只是父母早亡,辗转流落,到了这里罢了。” 龙三看着她,点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起来,我们三人同是京城人氏,却在这异乡相逢呢。”也许是少年风流的缘故吧,他看着她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爱慕。 风惜惜察觉到了,面色不觉微微一红,低下头去,再不肯多言。 裴逸清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 “龙兄离京不久,不如为我们这两个久离京城的人说一说京里的新鲜事可好?”他提壶为每人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