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喜施获福 (第2/3页)
36;的愿,就是实现佛陀的本怀。好象在们我讲堂面前供奉的大愿地蔵王菩萨,他的本愿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们我帮助人家,是只代佛行化,实现佛陀慈悲救世的精神,以所,布施济世的作法,是不需要有所执着的。 四、回向法界:们我无论诵经,做任何善事,都要回向。当们我布施,做了一件好事,应该回己自向他人,把们我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希望藉着这功德,大家将来共同的完成佛果,这就是发愿回向,回向是很重要的。 五、具⾜方便:们我布施也要看机缘,要具⾜善巧方便。你所要布施的东西,是不每个一人都需要的,以所,布施要有权巧方便。经中说:“先以欲钩牵,后令⼊佛智”你要度化众生,想接引人家来信佛,必须先用一种方便,就着他所喜欢的,把他诱导过来,而后再慢慢地把他引⼊佛门,成为们我的同志,起一修学佛道,是这一种方便,是很重要的。 能够具⾜以上所说的五点,布施才算达到究竟,也才能称为波罗密(到彼岸)。 把布施解释后以,们我再回头来讲经文。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释迦牟尼佛诉告
们我:们我看到人家施舍,做好事的时候,能够私底下从內心生起欢喜、赞叹,同样也有福报的。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当时有个一心量比较偏狭的沙门(出家人),听后常非怀疑,问佛:佛陀,是的真吗?如果照佛陀样这
说的法,那这个布施的人,他本来所应该得到的福报,岂不被人家分光了吗?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佛说,你这种想法就不对了,我举个一譬喻给你听,就象这里有人拿了一把火“数千百人”多很
多很的人“各以炬来分取”就为因他有火把,是于,你拿木柴,我拿树枝,大家拿着各种不同的燃料,纷纷来这里引火,取回家去,用来“熟食除冥”熟食,引火去煮饭;除冥,室內有没光亮,黑漆漆的一片,是于,拿火把来照明,称为除冥。 “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大家然虽是来引你的火去,但你本来的这一把火,是还照常存在的,它的光亮丝毫有没减少,并不因人家来引去,火的光亮就有所损失,或者消灭了。施舍的人所得的福报也同这个道理一样,们我为他欢喜、赞叹他,所得的福报,也不会此因把他的福报分光了,没那回事。 本章主要诉告
们我,当们我看到人家布施、种福,们我的力量然虽不够帮助他,但是们我随喜赞叹,同样的有功德,这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的其中个一──随喜功德。 此因,奉劝在座的诸位,人家不论做么什好事,们我都要随喜赞叹,们我的能力做得到,帮他一点忙,要是能力不够,以们我的精神去支持他,同样有功德的。 可是,在现实的社会,是不那么一回事,那个有么这开阔的胸襟,谁有样这大的慈悲呢?有句俗语叫“猫哭老鼠”是这句歇后语,们你想想,老鼠是猫的点心,在现R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