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追寻 (第3/3页)
,要求改选,闹得满城风雨,最后改选提议流产,所有参与连署的同学均被狠狠训诫了一番,带头的男生还被记了一支小饼。 “你知道我也是连署者之一吗?” “名单我看过,当然知道。” “那你怎么还会猜出…?”那张书卡是我特地挑了个早,趁其他人都还没到教室时,放进他抽屉的。 “我其实也是直到最近才猜到的。” “喔。” “小草有无数伴侣,大树只能仰天长啸。”他念出了那张书卡上的句子:“谢谢你。” “现在听起来,实在有点驴,”我用两声轻笑来掩饰心头的紊乱。“更何况那好像有鼓励你继续和大家疏离的味道。” “至少在当时,那对我来说是一份莫大的安慰,代表着还有人了解我。” “是吗?那就好。”我原来已经把他带在心中这么久了吗?这念头令我备感沮丧,转身就想回屋里去。 “等一下。” 我驻足回身,还来不及问什么,一件外套已经披上我的肩膀。“穿着吧,山上风大。” “你呢?不进去睡一觉,明天给大家一个惊喜?” “社团忙死了,我本来其实只挪得出时间来参加明天,喔,应该说是今天晚上的聚餐,但我想见你,所以从学校出来后,就骑车上来了。” “伯父不会担心?”我刻意淡化听见他说想见我时的喜悦。 “他早习惯我的早出晚归。”慕觉他们家几乎已经算是搬到台北了。 “如果我根本没上来呢?又或者我累坏了,一直没有出来呢?” 他偏侧着头,想了一会儿。“坦白说,我没有想过,这些日子以来,我已经习惯了你…”习惯了什么?我正怀期待,他却已嘎然而止。 “反正我就是想来。”最后他只说:“进去吧,我看着你进去。” 隔天晚上我们一边聚餐,一边看着辉映窗外整片夜空的国庆烟火,在我悸动的心中,蓦然浮现幼时读过的一课课文。 “亲爱的中华民国啊,祝你生日快乐。”奇怪,我并没有念出声来,为什么…转头一看,赫然发现慕觉已经坐到了我的身旁。 “怎么满脸惊讶?那不是你正在心中说的话吗?” “是,的确是我刚刚在心中默念的话,可是你为什么…” “嘘,看,又开一朵烟花了,错过可惜。” 他哪里知道我的心思已经大半都转移到他的身上,烟火虽然灿烂,但是得不到关注的心,岂不更像是烟火一样的寂寞? 几乎是一放寒假,慕觉的电话就到。 “回家第一件事干什么?” “看你的信。”mama说信是我进门之前,邮差刚送过来的。 “对了,意同,没有忘记我们的约定吧?” “那要看你什么时候回来啰,我们已经约好周末到杉原去了。” “你们,你们是谁?” “就是我们啊,这里哪个我认识的人是你不晓得的?” “就不晓得所有喜欢你的人当中,是不是也有不排斥我的人?” “又胡思乱想了,大树。”我取笑他。 “我是大树,那你是什么?”他冷不防的丢出一个问题来。 “我?小草之一吧。” “胡扯,好了,记得…” “我知道,帮你多看看台东。” “哎,你怎么知道我心中下一句话,就聊到这,反正周末见面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便收了线,存心不让我再有机会开口。 不过这个仇,我那天就报了,当大伙儿看见等在海边的他,都瞪大眼睛时,只有我视为理所当然的说:“慕觉,来得正好,帮我拉开这块帘幕好挡风。” 慕觉若有所思的笑了笑,往我走来说:“我就晓得你会猜到。” “不,我什么也没猜,”我决定对他说一次“内心话”“我只是决定接纳朋友的一切,包括他随时随地会带给我的“惊吓”” 他仰头大笑,映着阳光的牙齿洁白整齐,笑声爽朗嘹亮,马上和其他一样不怕冷的男孩下海戏水去了。 等到太阳偏西时,他才又出现在我身旁。 “可以走了吗?” “走?”我看一眼大半仍在戏水的朋友们说:“他们准备要回去了?” “说好要去看“我”的日落的,你忘了?” “现在?”我终于露出了令他满意的惊讶表情。 “走吧,再晚,时间就不对了。” 我再看和我们相隔有一段距离的大伙儿一眼,心想至少要跟他们说一声,可是脚步却已经随着慕觉移动,等到人坐到他身后,就更是将什么都给忘了。 我没有问他要带我到哪里去,没有问他通常都在哪里看山里的夕阳,甚至没有问他要多久才会到,只觉得有他在身旁,我什么都可以放心。 这个习惯,后来一直延续下来,只要是和他在一起,我便从来、从来都不问他要带我到哪里去。 “意同,你会不会唱以前的一首民歌“木棉道”?”不晓得什么时候跑开的陈菲力从另一头喊着问,也把我从回想往事当中拉了回来。 “我是个标准的“歌盲””拍一拍屁股,我站起来说:“但我会弹钢琴,你起音,我来合奏。” 掀起琴盖,我让自己陷入乐声当中,但当那一群男生合谐的唱出: “啊─爱情就像木棉道,季节过去就谢了…”时,我还是差点乱了节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