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6页)
笑着挂上电话,转身打开电脑,照例打了封信给杰笙。 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内容,大约也是新工作如何磨人、家里的宝贝狗儿如何逗趣可爱,或是学会哪道新菜、又看了哪些书听了哪些音乐,有时也带上几个冷笑话,琐琐碎碎拼凑成一封传过去,两三天就得来这么一回。 杰笙也不嫌弃,总是很认真的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还颇得意的附注着:我有的是时间,既然寄信不用贴邮票,不多写点怎行呢? 渐渐地,来来往往之间,成了彼此的默契与习惯,无形的绳线也逐渐牵系了起来。 就在我以为日子就要这样永远平淡闲适、无风无雨一直过下去的时候,某个夜里,那只名唤雷米的小白狗儿在突如其来的莫名喘息和呕吐中,忽地断了气息。 我整整哭了一晚,疯狂的打电话找小伍,硬要他听我说上几句,甚至我连杰笙也不放过,丝毫不在意昂贵的国际电话费,狂乱的宣泄悲切的情绪。 几天过去,伤痛逐渐平息之后,我收到小伍的电子邮件。 安: 窗外正滴滴答答地下着台北盆地最令人厌恶的梅雨,我倚在整片的落地窗前,呼吸间的热气让眼前—片蒙胧模糊。 我的情绪随着雨丝—同飘落在这样深沉的夜里。 值了两天加护病房,昨个夜里,接连走了三个病人。脱下白袍,换了双拖鞋,我弄了杯咖啡,在值班室的沙发歇息着。病人家属哀凄的哭喊声忽远忽近,我的心情更加郁闷沉重起来。 那时,我想的是前几个晚上,你在电话的那端,无法控制地痛哭失声。 心爱的小狈儿毫无征兆地骤逝,这样的措手不及,让你惊愕的抱着逐渐失去温度的狗儿嚎啕大哭,任凭家人怎么地安慰劝阻,你都无法相信每天跟你抢棉被、同床共枕的狗儿,就这样轻易地魂归西天。你不断地自责,怪罪自己不够关心,没有尽到照顾它的责任等等。 电话里的声音,是如此悲切,而刚从开刀房下两台刀的我,疲惫得不知道该从何安慰你。我静静的听你哭诉,心里想的却是得赶紧回去继续第三台刀,深怕去迟了,第一助手的位置就换人了。于是我敷衍了几句,允诺隔天一定陪你谈谈,便匆匆挂了电话。 你一定不知道,隔天一早,杰笙来了电话。从多伦多传来的声音竟然如此清晰,他说你写了封好长的信给他,内容除了对狗儿的意外感到非常心痛,还提到因为这件事,而让你重新思考关于人事物生命生活等等艰涩的问题。 未了,他叮咛再三:“最好赶紧去看看她,小安很需要你,也许在这个时候说些合适的话,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呢。” 那天早上,我的心情就像此时此刻,拿起又挂上了话筒,不知几回。 小安,不是我不懂得在你这般脆弱伤心的时候,拭去你无止境的泪水,好好地抚慰你濒临绝望的心,而是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你学习接受人世间的无常与生离死别,坦然地面对命运造化的捉弄人。 我知道你会恨我,恨我的无情无义,但是,怨憎会,爱别离,这就是人生啊。 … … … … 看到这里,我已经没有心思再往下读了。 “我要的,不过是个简单而真心的安慰,不是这些人生道理。”我在电话中叹了口气,无奈的跟杰笙这么说。 “他只是希望你能…呃…坚强一点。你知道,小伍舍不得你伤心难过的。” “算了。不要再提这种事。”我沮丧的说。在小伍面前,我始终只是个“傻瓜”、“蠢蛋”之类的角色,说得再多,也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湿湿黏黏的梅雨季节刚过,我收到杰笙寄来的一封信,上面还盖着NewYork字样的邮戳。 小安: 五个月前,我计画着要带阿真来体验夏天的纽约大苹果,这原本该是美好的旅程,如今,只剩我孤单一人。 这里曾经是阿真的梦想地。她在艺术界工作那么久,关于纽约的种种传说已经听闻大多,她向往着有一天能站在苏活区的街头,用力的呼吸充满活力的空气;或者到中央车站目睹围绕在身边关于离别与重逢的故事;时代广场和第五大道当然不能错过;和自由女神拍照也定不能少的行程;晚上要来一场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最后再上布鲁克林大桥看着曼哈顿的夜景。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以缓慢沉重的脚步,我一站一站的走着看着想着。 这个繁华璀璨城市有着旺盛生命力,游走其中,相对映照出我的寂寞与哀伤。不禁要想,若是阿真能一同前来,不知又会是如何的感觉? 小安,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遗忘过去?让回忆里只剩下往日的美好? 反覆的看了几遍,我的眼眶已经湿润。打开电脑,我快速的敲打键盘。 杰笙: 真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去纽约。至少可以在悲伤与思念时,彼此还能作伴。 又,既然往日美好,岂能遗忘? 我把这一来一往的信件内容念给小伍听,电话的那端只是冷笑着:“你们两个真闲,有空怎么不上来看我?还有时间写这些琼瑶小说里的东西,净是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我按捺下就快发作的情绪,找个理由结束了电话。 台北和台南的距离是多远?搭飞机约是四十分钟,搭巴士顶多也只要四个小时。但是,为什么总觉得我和小伍之间的距离几乎是天涯海角呢? 当心不在的时候,即使是面对面,也是千万里的遥远吧。 倚着阳台看着夜色,凉风徐徐吹来,忽然猛然一惊…我的心不在了吗?那…到底去哪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