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皇的东宫_第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1/4页)

    第八章

    纤纤素手提着一只漆红罗钿食盒,雅鱼在侍女提着宫灯引领下,缓缓来到御书房外。

    “皇后,要奴婢先传达一声吗?”小朝轻声问,眼睛里闪着笑意。

    “不,别吵着皇上。”雅鱼脸上掩不住羞赧,在欲步上玉阶时止住了侍女们的跟随。“你们都先回去吧,我…本宫自个儿进去就行了。”

    “是,皇后娘娘。”小朝打了个手势,所有侍女马上悄悄退下。“小朝也告退了。”

    今晚,料想又是这对恩爱夫妻缠绵竟夜的甜蜜时光了。

    雅鱼不敢去想象侍女们会怎么想她暧昧大胆的行为,小脸羞红了,直待她们离去后,才缓缓拾阶而上,拎着用满满心意烹调出的美味,希望能抚慰他疲惫饥饿的身心。

    她轻轻登上玉阶,微微一愣。

    奇怪,为什么御书房门口没有禁卫军守着?

    尽管心下感到奇怪?她还是腾出一手,推开御书房大门。

    陡然撞进眼帘里的那一幕火热交欢春宫景象,刹那间僵凝住了她所有的意识和动作!

    那将一名赤裸美人压在身下的高大男子,古铜色肌肤在晕黄的宫灯映照下,灼热刺眼得令她几乎眼盲…

    砰地一声,雅鱼受伤拎着的提盒失手坠落,在脚边摔成了一片凌乱。

    然而摔成千千万万片的,不仅仅是那只提盒,还有她那颗刹那间被利刃戳得鲜血淋漓的心脏。

    她脸色惨白如死,呆呆立在当场。

    不、不…不可能是真的…是幻觉…是恶梦…不会是真的…

    听见这声响,麒麟慵懒地抬起头来,英俊脸上却没有任何被撞破好事的尴尬与慌乱,像是这一切本就在他意料之中。

    “皇上,她是谁啊?”童瞳娇声娇气地惊呼,拼命往他怀里钻去,气愤地瞪了她一眼。“真是一点规矩也无,怎么敢擅闯御书房打搅我们呢?”

    雅鱼脑子嗡嗡然,怔怔地望着这一切。他怀里的美人儿,还有他脸上那抹毫不在意的平静表情…

    是啊,她是谁?为什么不清楚、明白的告诉他怀里的那个“她”?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四周气息凝结成寒霜,悄无声息,雅鱼却感觉自己的呼吸仿佛也凝结成冰渣子,随着每一次胸口的起伏,深深地划破了她的气管,嘴边开始尝到了咸咸的血腥味。

    “瞳儿不得无礼,她是皇后。”半响后,麒麟才淡淡地开口。

    “噢,原来是皇后娘娘…”童瞳眼波流转,娇媚地笑了。“瞳儿参见皇后娘娘,给皇后娘娘请安。”

    她就这样娇慵地赖在他的怀里,示威地向雅鱼“请安”

    像是暗夜里突被敲了一记闷棍,雅鱼连叫都来不及叫一声,已是身心俱创、神飞魂散。

    她完全不能思考,不能反应,连动都动不了,只能痴痴地、悲伤而惘然地看着他。

    为什么?

    “皇后身为六宫之首,深夜不自珍凤体,私闯御书房做什么?”麒麟嘲讽地一笑,冷冷道:“莫不是打翻了醋桶,来查朕的勤了?”

    为什么?

    雅鱼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只是哀伤地凝望着他。

    为什么故意安排这一幕教她撞见?为什么要在一夜之间,突然像对个陌生人般冷语待她?为什么他怀里搂着的女子像是在幸灾乐祸地看笑话?为什么他让她有种落入陷阱的感觉?

    为什么他要这样对她?

    “来人。”麒麟像是再也无法忍受她的打搅,更像是不愿再面对她心碎的目光,厉声喊道:“把皇后送回东宫!”

    “是!”御书房外不知何时冒出了两排禁卫军,训练有素地过来围住她,沉声道:“皇后娘娘,请回东宫。”

    雅鱼置若罔闻,只是悲哀地望着他,然后才踩着虚浮的脚步,缓缓离开御书房。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门那一端,麒麟冷漠的脸庞迅速闪过了一抹什么,像是深沉的痛苦,又像是强烈的自我厌憎感,一闪而逝,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皇上,您心里是不是还惦着她?”童瞳身为女人的敏感立时察觉到一丝异状。

    “您该不会故意拿瞳儿来气她吧?”

    “你在说什么?”他冷冷道,突然放开她。“朕说过,不准过问。”

    童瞳抿了抿唇,嘴上不敢再多说一句,可心底却掠过一抹警戒。

    没有曼妙姿容,没有凌人气势,那个看似毫无威胁和杀伤力的温文皇后,却能够令这个高傲尊贵的帝王微微变色;而她,自认美貌艳倾天下,却从未能让他失去一丝控制过。

    皇后…是个可怕的对手。

    童瞳嘴上娇笑依然,眼神却渐渐森冷了起来。

    *********

    雅鱼将一片片干燥的参片在竹筛上翻面,被阳光晒出淡淡沁心的葯材香气,不断扑鼻而来。

    这是东宫后头花园的一片陌绿空地,原本种的是开得灿烂的紫藤花,后来紫藤花枯死后,头不忍心再见到美得像紫色云雾的花朵再度凋谢萎落,变成一地萧索,干脆让人整了地,将这儿改成了晒葯场。

    诸葛神医说过,百姓五谷丰收固然是民生根本,但是国家和民间平时也得备妥各色葯材成仓,才不会在气节交替、百病好发之时缺医少葯,无所适从。

    所以她这些日子以来,都鼓励住在山腰间的百姓们,在太医的教导下多多培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