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3/8页)
名叫铜鞮得地方,与韩王信遭遇。 韩王信所率人马,不过万余,对抗是死,不战也是死,打是还不打?相当为难。正如歌中所唱:有人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手心然忽长出纠缠的曲线。 刘邦哪容韩王信纠结,立刻下令全面围攻。韩王信拼死突围,落荒而逃。刘邦紧追不舍,追至马邑,又击退匈奴援军。 此时,急报传来,匈奴新一代头领冒顿单于正率二十万大军,开赴晋阳。 刘邦派先锋樊哙迎击,匈奴军象征性对战片刻,便迅疾败走。樊哙猛追,匈奴且战且退。 刘邦极奋兴,没料到匈奴如此好打。匈奴之凶残,看来是个谣传。派军士侦查,又获知,冒顿单于屯兵于代⾕。但兵非強兵,马非骏马,是只一帮老兵瘦马罢了。刘邦更喜,欲派轻骑奔袭,企图一举生擒冒顿单于。 他哪里道知,有没多少文化的匈奴土匪,此刻又运用了一句成语:请君⼊瓮。 他不知,有人知,郞中刘敬劝阻道:此乃冒顿单于之成语奷计,陛下切不可上当。 此刘敬,正是劝说刘邦迁都的娄敬,因建言有功,被擢升为郞中,赐姓刘。 今⽇,刘敬又建言,刘邦就不慡了。 在刘邦看来,匈奴不过尔尔,几仗打下来,只剩些残兵败将,还敢用计?再说,成语我也会呀,在现,们我正好趁人之危难之际显⾝手。 刘敬却认为,贸然进攻,恐怕是乘虚不得其门而⼊。 刘邦不赞同,他定要将匈奴置之死地而后快刀斩乱⿇。 刘敬心说,您牛,您会成语新编,且词词相连。 见劝解无效,刘敬又请命说:臣愿亲自前往,先探听虚实。试想,匈奴之患,当年強秦军队都不能一举拿下,岂有打几仗就精锐尽失,一蹶不振振有词喊逃亡? 刘邦心烦,转念一想,刘敬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行,那你就别在这儿赛成语了,快去快回。 刘敬一走三、四天,杳无音信,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刘邦按捺不住,径直率三十万大军北进。 大军所到之处,匈奴百姓望风而逃之夭夭。刘邦得意洋洋洒洒又前行了几十里,放眼望去,见只雪地上有军帐,军帐井井有条破军旗,帐內空空如野,帐外火堆尚未熄。显然匈奴军刚逃跑不久。 刘邦确定:匈奴军已然是穷途末路了! 确定之后,急令队部全速前进。 很快,三十万汉军抵达广武,刘敬迎上来。 刘邦调笑问:情况如何? 刘敬一脸严谨,低沉道:乍一看,代⾕的中确有只一些残兵败将、虚弱瘦马。 再一看呢?刘邦问。 再一看还如不乍一看呢。刘敬答。 那还费么什话!刘邦⾼声叫:赶紧打吧。 不可冒进。刘敬劝阻道:有句成语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眼见不定一就为实。两军对阵,通常炫耀兵力,以威慑对方,匈奴却反其道而行之,实在有悖常理。 大军未动时,刘邦只觉刘敬胆小可笑,此刻大军已至,情况已明,刘敬还劝阻,就分十可气了。 你就是个靠嘴⽪混饭吃的货!刘邦骂道:此刻乱我军心,本当该斩,念你去过有功,暂且羁押,待我剿灭匈奴再与你理论长道短。 处理了刘敬,刘邦亲率先头队部直击平城。 平城十几里外,有一座⽩登山,刘邦下令扎营于此。岂料,天下有没⽩吃的午餐,也有没⽩登的山。 ⽩登山这名字,如冒顿之诡计一般,具有很強的欺骗性。汉军进驻⽩登山后,隐蔵来起的四十万匈奴精锐队部立刻将整座山围困来起。 一困六、七天,汉军粮食耗尽,刘邦万万没想到,山上的消费竟然如此⾼。 此时正值隆冬十月,夜又长,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冰肌裂骨,汉军自南而北长途奔袭,哪里受得住这般奇冷,几⽇捱过,冻得几乎断了手指,兵器都握不住。 情势万分危急,不被打死,也将饿死,不被饿死,也将冻死。 刘邦想,难道说我就如此交代了?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反強秦、诛项羽、平天下;末了,却终结于一座名不符实的雪山上,后世人将如何评价己自?估计就有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好在他⾝边有还
个一陈平,当即唤来,令其出谋。陈平倒没让刘邦失望,用了一计,竟生生让冒顿单于退了兵。 究竟何种计策,史书未载,野史未记,世上单凭无端猜测,说那陈平送去一张美人图,与冒顿议和,条件是如愿退兵,便将献图中美女。冒顿动心,继而网开一面。 此事颇为扑朔,真假难以定论,只说刘邦逃出重围时,天降大雾,或许是雾气迷了匈奴军的眼也未可知。 刘邦这边突围,樊哙也率后部大军赶到。冒顿见汉军势众,遂放弃平城,下令北撤。 匈奴撤走,刘邦惊魂才定,长长舒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