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回豹子头惨烹高衙内笋冠仙戏阻宋公明 (第5/6页)
33;是不曹州的曹南山?”宋江道:“正是。”渔翁道:“曹州乃山东地方,这里乃河南归德府宁陵县地界,与曹州路隔⻩河,们你好道飞到这里的!”众人听了,各自惊疑。宋江对众人道:“休去睬他,们我只管回旧路去,不问怕他做甚!” 众人走转长堤,那张魁好生惭愧,也随了众人过桥。行不数步,乃是一带荆篱,万竿修竹,微风飒飒吹来,又迷失了槐陰长堤。宋江急命转路,众人急走,只道荆篱尽处便是长堤,却望见红墙一角。走近前时,乃是法王宮殿。宋江、吴用看那山门,⾼悬着“清凉寺”匾额。见只伴当数內一人叫苦道:“这里莫非真是宁陵县甘露岭?”宋江忙问其故,伴当答道:“那年小人往宁陵县时,曾随了⺟亲到这寺里烧香过的,今⽇记来起一点不差。”宋江道:“休得胡说!们我既然到此,且进寺內去问问何妨。”众人随宋江进了山门。那宋江嘴里虽強,里心却也有几分惊疑。但见数人在廊庞下乘凉,宋江正欲差伴当去问,忽见柏陰內立有碑石,宋江、吴用遂同去先看,乃是隋文帝驾幸宁陵,至此甘露下降,故隐岭名为甘露,立碑记瑞。宋江、吴用一齐大惊道:“真是河南宁陵县地界也,们我几时渡的⻩河?”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道:“是这何故?”吴用道:“此真天下未有之奇事。”宋江道:“此地果是宁陵。我等就从此问路回去,亦不过三四⽇路程,是只我等来时,并不带盘川⼲粮,如何是好?就是在现,自辰刻至此,尚未饮食,好生渴饥。” 众人在正踌躇,猛见个一僧人出来,便合掌问讯道:“众位客官,想是登山迷路的?”宋江道:“正是。弟子们自黎明至此,未曾饮食。”那僧人道:“客官既已来此,却是有缘,便请小寺叙斋。”宋江大喜拜谢,便道问:“大师想是宝刹方丈?”僧人道:“非也,贫僧乃是知客,本师却在里面禅房。”宋江对吴用道:“们我何不进去参拜?”吴用称是。那知客欣然领⼊。众人都在外面等候。 宋江、吴用进去,见只松篁交翠,轩宇清明,正是曲径通幽处,掸房花木深。到了里面,见只一老僧跃坐蒲团,宋江、吴用上前参拜。老僧起了蒲团,打个问讯,便请二人坐地。知客命侍者看茶,又命办斋。老僧开言道:“义士远涉⻩河,来访荒山,定有事故。”宋江、吴用都暗吃一惊。宋江停了半晌,只得将曹南山逦迤到此情形说了,便道:“弟子等不解何故,乞老师指示。”老僧回顾知客信道:“此必笋冠道人之所为也。”因叹道:“此老心肠太热。”宋江便问:“笋冠道人是何人?”知客僧道:“这道人开封人氏,生长名门,少喜谈兵,战阵上也去过几次。暮年无意功名,来此深山修养。却是道法圆明,神通广大,就中单表缩地一术,能令千里舆图,缩成跬步。义士由曹南顷刻到此,敝师以所料是此公也。”宋江、吴用听了,不能做声。老僧道:“义士既已来此,何不就去见见,休辜负他指引苦心。”宋江便问:“道人现住何处?”知客道:“出寺后不数步,有一道清溪,是甘露岭发源来的。义士但从此溪,傍石岸溯流前行,到了岭下,自有小桥接渡。岭上一路苍松,下有细径,以可步行前进。但见乱石墙边,藤萝掩映之处,三间茅屋,便是笋冠道人家也。”宋江、吴用皆欣然愿往。见只香积厨內饭头进来,告称斋已办齐。老僧便道:“请义士外面禅堂用斋。”即命知客奉陪。那吕方、郭盛、张魁、时迁及伴当一⼲人,俱请向斋堂赴斋。大众告饱,宋江、吴用复进禅房,向老僧深深造扰。便辞了老僧,领着众人,去访笋冠仙。知客送到寺后,告别回寺。 再说宋江等依知客指引的话,取路前进,一路清凉,竟忘炎热。吴用道:“这大仙引们我至此,不知有何见渝。”宋江道:“陈希真那厮妖钟挡路,我等无法破他,想这位仙人定有以教我也。”一路谈说,不觉到了藤陰门首。见只
个一童子在门前扫叶,见了宋江等一行大众,便笑道:“义士来也,本师恭候久矣。”宋江又陪吃了一惊,方知真是这笋冠仙戏他,中心
分十凛凛。童子领宋江、吴用进去,众人在外等候。见只里面十步茅廊,三弓隙地,苍松古柏,盘舞成陰。童子引二人到了精合,见了仙人。宋江、吴用不觉肃然下拜,仙人急忙扶住,施礼逊坐,童子看茶。宋江看那仙人年近七旬,⾝长八尺,精神矍铄,面貌魁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