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3页)
第四章 “我是小肆儿呀,君姨,你忘了我吗?”安无肆有些失望地问。君姨跟自己印象中的模样一比,似乎老多了,烛光摇曳下,她鬓边白发微微泛着莹亮黄光。 “小肆儿…”君芷衣微偏着头寻思,记忆里蓦然浮现多年前亦是像这么一个晚上,一抹哭得令人心碎的小小身影。“你是…那名哭着要找安公公的小太监?” “是,就是我。”原来君姨还记得他!他惊喜地奔入亭内,来到她面前,有些羞赧地对她笑着“君姨,好久不见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她面前,他精明干练的一面全不见了,她身上有种味道,让他撤了所有防备,单纯喜悦的心情如同一个不知世事的稚儿。 她有种母亲的味道。即使这么多年未见,君姨仍奇异的给他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她不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而是一个游子远游过后,再回到家乡最渴望看到的亲人… “你都这么大啦!”君芷衣不太敢相信地直瞅着他,双眸竟浮出泪来“哎,我当年本来要收你来由仪宫的,谁知安公公说你突然生了场大病,然后再问他,他居然说已经把你送出宫外…”她叨叨絮絮地念着,好似觉得自己亏欠这孩儿什么,要他别生自己的气。 “我知道,没关系的。”安无肆摇摇头打断她的话。原来当年君姨有找过他,这件事实让他感觉心头一暖,好像自己没有被遗弃…遗弃!他在想些什么啊!他和君姨非亲非故的,怎谈得上这两个字。 老爹会这么说他完全可以理解,要他真来由仪官当差,那他们安家真就注定无后了。 “君姨,你是由仪宫的宫女吗?”他想告诉她,他也有找过她,可就是没人知道他所形容的人下落在哪。 “我?宫女?”她为之失笑,摇摇头,岔开了话题“这么晚了,怎么会上这来?又出来找安公公迷路啦?” 安无肆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别拿小时候的事取笑嘛!我半夜肚子有点饿,所以溜到御膳房解解馋。” “喔,那吃饱了吗?没吃饱我要人再送些东西过来。” “不了,我吃得够撑了。”他摆摆手表示不用了。“对了,君姨,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叹气呢?”这亭里没旁人,他所听到的叹息声,应该就是她发出来的。 这话仿佛触到君芷衣的伤心事,只听她又是重重一叹“唉,半夜睡不着出来走走,来到这儿,忍不住心里难过。” 他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思子亭有什么好让人难过的呀?“什么事惹君姨烦?” 她深深瞅了他一眼,好半晌后突然问道:“肆儿,你今年几岁啦?” “唔,刚过二十。” 她抬头望向亭外高挂于黑幕的皓月,不胜歉吁地道:“皇后的第四个孩儿,现在也应该有你这么大了吧。” “喔,我知道了,原来君姨你是皇后身旁的婢女,看见这座思子亭,所以为主子难过起来对不?咦,可是大皇子和三公主不是都找回来了吗?皇后她老人家还是不开心啊?” 他们玄武一朝,是金氏王朝自开国两百余年以来,最强盛富足的盛世,除了德元帝即位的第三年,皇室宗叔凌霄王与一些臣子密谋叛变,纵使马上平复,却也造成小皇子与两位公主惨死的悲剧。 这件惨案举国皆知,整个宫廷哀痛逾恒,一向仁慈宽厚的德元奇从此之后像变了个人似,笑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皱起的浓眉,与民休养生息的无为治国政制换成励精图治,极力发展农工产业,疏浚古运河河道,奖励商贾运输有无,几年间国内即呈现国富民安的景象;对边疆外族的防御更不含糊,那时宫里政变,凌霄王就是勾结北方蛮族纥出。 而民间盛传孝仁皇后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长年久卧病榻,终日郁郁不欢。 可谁知其实皇子皇女惨死一案原来是别有隐情的,那根本是代死的枉死鬼。 当年皇后一举生下两个皇子及两个皇女之时,有位江湖术士曾夜会德元帝,告知他三年后皇室将面临一大浩劫,四名星子是最大的牺牲者。此劫无法可解,惟靠多行善事、减少杀戮,或许能将劫数带来的灾难化小。 德元帝宁可信其有,连着几年大赦天下,自己和皇后也开始茹素,只盼为四个孩儿祈福;更在政变发生,将两名皇子及一个小公主交由信任的武林人士送出宫外,留下一位真正的公主,再找来另三个年岁相当的幼童好混淆视听。 此举果然奏效,只是造成后来的骨rou分离,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前两年闻名天下的武状元,竟就是失散十五载的大皇子,而大家所以为的太子殿下,居然是二公主假扮的;几年前安南王爷任钦差大人办案,意外和个野姑娘杠上,误打误撞的,又寻回了三公主… 现在就只剩下四皇子了,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像他的哥哥jiejie这般幸运,能重回家人身边,共享这迟来的天伦之乐? “少了任何一个孩子,对母亲来说都不完整,心上像少了块rou,日日夜夜疼得紧。”君芷衣神色黯淡地道。 今日宫中大宴,看着围绕在自己身边已寻回的儿女,她在欣喜之余,仍是有股说不出的落寞,在人前她忍住思念的泪水,待到夜深人静之时,才叫月娘同分担她的苦痛。 “也是,这么一说皇后娘娘还真可怜。” 君芷衣听他这么一说,原本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落下来。 安无肆见状,慌了手脚,暗骂起自己的嘴笨。“唉,君姨你可别哭呀,是不是肆儿说错什么了?”“没的事,是我自个儿本来就难过。”她拭拭泪“对了,小肆儿,不知道现在你在哪个宫里当差?我让安公公将你调来由仪官可好?” 这孩子就是投她缘,十多年前那晚,他给泥尘沾了一脸,虽叫她看不清他的长相,可那哭哭啼啼的脆弱模样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