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易容 (第1/4页)
第七章 易容 月深蓝被谴送回青城,唐从容提议让月深红代替兄长进昆字十三骑。 这个决定又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动,即使是唐门的女儿,也不能修习唐门武功。为此唐从容又颁了一道家主令,唐门族人,无论男女,均可修习本门武学。 此刻的唐从容已经正式接掌唐门,令下如山,再无异议。 不几日,望舒山阅微阁召开知书会,唐从容在唐且芳的陪同下一起前往。 百年前一位高人设立问武院,将各门各派的精英请到院中任夫子,分门授课,一举打破了各门各派自立门户互不交好的江湖格局。更有阅微阁主理江湖大事,百多年来,江湖难得的太平。 知书会三年一度,每一度邀请十人。唐从容身边江湖四大势力之一的唐门家主,自然在邀请之内。 这一天能上阅微阁的,都是天下顶尖人物。每人可以问知书人三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要求。只是无论问题或者要求,能不能得到答复却全看知书人。 曾经有人问如何长生不老,知书人答曰:“修道” 如何修?知书人曰:“苦修。” 问的人急了,最后问:“到何处修呢?” 答曰:“何处都可修。” 有了这样的教训之后,在知书会的前一年,人们就开始考虑,如果我可以问三个问题,要问哪三个? 要最实际,最有用,最可能得到答复。 这回出门坐的是一顶宽轿,唐从容本来怕轿子慢赶不上,哪知八个轿夫都是唐且芳从门中精选出来的轻功好手,脚力不比马车弱,而且又稳又平,不像马车颠簸。不出三天就到了望舒山脚下。 望舒山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山上花木葱茏,没有屋宇也没有人,只有一名接引童子站在山下。 阅微阁是仙人住的地方,没有仙人的许可,凡人是看不见的。 唐且芳道:“没有请帖便进不了阅微阁,我在山下等你。” 唐从容点头。 唐且芳便吩咐弟子们去山下找客栈,唐从容忽然在后面唤住他:“且芳。” 他回头。 “你不想知道我想问什么吗?” 唐且芳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心里有数,不用我多嘴。” “但是…这样没有一点好奇心,太不像你了。”唐从容在阳光下微微眯起眼“平时的你,不是这样的。” “我又不是你老子,什么事都管着你干吗?”唐且芳没好气“快去吧。” 这样子才是平时的唐且芳吧,这样的唐且芳令唐从容感到安心,转身将请帖交到接引童子的手里,童子引领他上山。 他一身莲青色衣衫,在春日下宛若一株新荷,唐且芳心里微微酸楚,一直在克制着的情绪,在胸膛里轻轻翻腾。 他想问什么,唐且芳自然很想知道。但是,竟然不敢去问。多问一句,多说一句,多接触一句,心中的罪恶感便多增一分。 仿佛可以看得到自己一天天阴暗扭曲…终有一天,将会发现,自己再也不配站在他身边。 到了半山腰,接引童子将请帖往虚空一掷,面前凭空多出一座桥梁,桥的彼端,云山雾缭,看不真切。 唐从容记得父亲曾经向自己描述过这样场景,凭地起桥梁,虚空之处有仙山。也许正如传说中一样,百年前那个统一江湖的高人,本身就是一名仙人。 走过桥梁,到了另一座山中,山中有错落着许多玲珑屋宇,眼际忽地闪过一抹流光,好得清楚一些,才发现那是一柄流光四溢的剑。 阅微阁使者才会的驭剑之术,这样神奇。 接引童子将唐从容带到一座小楼前,伸手示意他走进去,一面道:“客人进去之后,勿与人交谈,只许与知书人答话。” 唐从容明白,一脚踏进,接引童子便消失不见,一片绿叶飘摇,落在方才童子站立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人人都信服阅微阁的力量,因为这根本就是神的力量。 唐从容也被这不可思议的力量镇住。 小楼有两层,布置简洁大方,已经有五六个人在座,都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一派之主,他们平时无论走到哪里都挥洒自如,到了这座小楼,却乖乖地坐在一旁喝茶,不敢与旁边的人交谈。 唐从容找了个位置坐下。 一个人从楼梯上下来,那是娑定城的百里无双,着红衣,恍如浴火凤凰,眉心一线红芒,令人不敢逼视。这个骄傲的女子从楼梯上走下,望向唐从容时,微微一点头,随即出了门。 门外必定有伴绿叶化作的接引童子领她下山。 很快,便轮到了唐从容。 一楼还是寻常人间摆设,二楼入眼便是一片浓雾,瞧不见边际。 一个柔和声音道:“你往左手两步,有一把椅子。” 人的视觉在这里一点用处也派不上,唐从容摸索到椅子坐下。 柔和声音道:“现在你可以提出问题。” 唐从容吸了口气,问:“我想知道云罗障上的机关。” 浓雾之中寂静无声,片刻,柔和声音响起:“云罗障不是人间之物,即使得到到你也用不了它。” 唐从容吃了一惊“什么?” “云罗障是一位修真人的宝物,自他死后落入人间。修真灵物,全靠意念催动,凡人不可能有强大到催动云罗障的意念。唐从容,你还剩一个问题。” 唐从容震了震,一句“什么”也是一个问题?他稳了稳心神“怎样才能解天香之毒?” 浓雾中再次沉寂片刻,柔和声音道:“在尘世,天香无解。” 唐从容猛地站起来。 三个问题,每一个答案都灭绝了他的希望。 他浑身发冷,下楼去。 身后柔和的声音忽然唤住他:“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第四个问题。” 唐从容惨然一笑“我已经不需要问第四个问题,但你的问题,如果我知道,可以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