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印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4页)

与伦比。

    其中有名气的山峰不少,最有名当数玉女峰,峰上古松郁郁苍苍,盘石而上更添几分翠绿。玉女峰的左侧过去有个小小山头,由于太阳光经常循此初湛华光,故被称为观日峰。

    臂日峰右侧山道下几丈,再绕过一棵合欢的老槐松树旁,有一石洞门,洞门旁有瀑布向下泻入底下小池中。洞门上有一石匾,匾上以浑厚有力的隶书写着“世外桃源”

    由洞口往里进入豁然开朗,洞内遍植奇花异木,还有一套石桌石椅,桌上还摆着石制的棋子与棋盘。光线从洞顶洒进来,映着从石缝中蹦出的小水流,显得欣然若趣。再进去则有石床与几个石凳子,以及一个非常大的石桌和石灯,石桌上整齐地摆满了各朝典籍与文房四宝,其中有一本正翻开覆在桌上,显示看书的人不在,洞外远处传来一阵开怀笑声。

    “好茶!想不到华山居然有如此好的碧螺春,再加上奇峰为景,赵曦,这华山最好的全给你一个占了,怪不得锦衣玉食留不住你。”望着四周美景,石仲轩语带讽刺的说。

    所谓“人生难得一知己”赵曦面对多年不见的生死至交,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喜悦,自然对他话中含讽不以为意,仍悠然品着香茗,浑然不觉石仲轩正用手托着腮帮子,张大眼睛定定地瞧他。

    也难怪石仲轩如此,过去的赵曦风流倜傥、年少盖世、文武全才,论武,他年方十一便习会上乘心法,十五又得到少林神僧赏识学得“易筋经”十八已无敌手,加上南征北讨“柳叶剑法”势如破竹;提文,更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妙论无穷,而如今…只叹造化弄人。

    被瞧得不好意思,赵曦开口问:“干嘛这样看我?”

    石仲轩轻叹一口气,摇摇头“你变了,我不知道你还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赵曦。”

    听他如此嘟囔,赵曦也不生气,径自将杯中香茗喝下,不疾不徐的说:“认不认得又有什么关系,你还不是找来了。”

    瞧他说得轻松,想起那件事,石仲轩就有气,新仇旧怨一古脑全涌上心头。

    “啐!你还说,要走也不通知一声,我差点被你害死,还有徐韫仁、秦茂、柳如絮也为你不告而别担心个半死,还怕你一时想不开到哪个深山古剎出家,通知各寺庙不准收你,结果你却在这里逍遥。”

    赵曦重新沏上一壶新茶,浅笑道:“抱歉,事出突然,我也顾不得那么多。”

    也难怪仲轩会为那件事生气,若非当年父皇卧病床榻时执意废长立幼,也不会有兄弟阋墙的人伦惨剧,母亲甚至为替他挡下皇兄一剑而魂归离恨天。每思及此,赵曦只有满腔痛楚与遗憾,为免将亲友卷进宫庭争斗,他决意弃皇恩而去。

    至于仲轩会来华山的心事他怎会不知,所谓“会无好会,宴无好宴”打从月前他就算出这麻烦了,但毕竟相交多年,他明了若非事情紧要,否则依仲轩的性子,绝不会求助于人。

    “说吧,找我何事?”

    石仲轩闻言,惊讶得差点由椅子上跌下地,手上一杯上好香茗尽数洒出。

    “你…你怎么…会知道…”

    瞧石仲轩如此慌张,煞是好笑,赵曦不由得含笑瞅着他。

    在众皇亲国戚中赵曦最是喜欢石仲轩,因为他为人直爽毫无心机,心里有什么事全写在脸上。再加上他离宫后在华山习道,习得奇门遁甲之术所推算出来的。

    “你以为我这几年待在山上是做什么?更何况你脸上写满了心事。”

    石仲轩恍然大悟,老实道:“与其说是我找你帮忙,还不如说是皇上的圣谕。”

    赵曦抬起冷眼看着他“喔?”

    他的反应如石仲轩所料,提谁都好就是不能提他皇兄…当今圣上赵恒。

    他连忙陪笑哈哈几声“事情是这样,你也知道自从立国以来,辽国屡次犯界,并养兵增粮,蠢蠢欲动,所以皇上想…”

    “皇上想什么和我这荒山野人有什么关系?”赵曦兴致缺缺的应道。

    糟了!据他对赵曦的了解,这种反应是最差的。石仲轩心中暗暗叫苦,硬着头皮说:“皇上的意思是想要你挂帅出征。”

    赵曦听完后不为所动,挂帅出征?亏他那无情的皇兄想得出来。

    “目前辽国已在准备兵马粮草,据说他们的国师,不但武功好,阵术更是无人能敌,如果来犯,恐无人能挡,况且满朝文武…”

    见赵曦完全无反应,石仲轩心底也有数,暗自叹了一声。“给你一个月的时阆,去还是不去?你自己决定。”

    “不去如何?去又如何?”赵曦神情严肃地问道。

    “我的好兄弟,如今你已能观天问地,难道你看不出天下的情势将为你而有所变吗?”石仲轩叹了口气,续道:“还有一个人,不知你还想不想见她?”

    赵曦知道他所指何人,脑海中自然浮现一个美丽倩影。

    “柳如媚,当今的柳贵妃。”说完后,石仲轩立即起身离去,赵曦目光相送。

    待石仲轩走远后,赵曦远眺着群山,心中痛楚绝非他人可知,尤其石仲轩最后那几个字,深深刺进他的心中。

    那个曾经与他许下山盟海誓的人,如今已为贵妃,飞上枝头当凤凰了。但他不怪她,任何人身处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情况,都会做这样的选择。

    重要的是,皇兄设下这一石二鸟之计,分明就是要赶尽杀绝、永除后患。一方面借着他之手征伐辽国,另一方面又可假藉叛国通敌之嫌加以铲除,而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想来皇兄早已料着,自己到底未能抛去石仲轩这生死至交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