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4/5页)
“和你谈话让我有挫折感。我想睡了,晚安,夫君。” 明天等她有精神时,再同他说话吧!蝶儿心想,偎紧他,沉沉的进入梦乡。 “晚安,夫人。”卫疆轻声说。 蝶儿觉得好累,他们已经马不停蹄的赶了六天六夜的路,她觉得自己的腰好像坑谙了。如果她能坐在马车上赶路,那该有多好!只是她知道那是奢望,因为她的身体不肯合作。蝶儿想,她一定是跟马车犯冲。 她唯一回到马车上的时间,是就寝时;除了第一晚在卫疆怀里睡着外,其余几天他都坚持她得回马车上睡,说是对治疗她酸痛的腰有帮助。当然,他是对的,可是她喜欢在他怀里入睡,很舒适、安全;更重要的是有被呵护的感觉…哦!天啊,她的腰真的很酸。 她往后靠着卫疆的胸膛,想让自己舒服些。 卫疆知道蝶儿的腰肯定又酸痛了,对于不擅骑马的人而言,连续几天的赶路,必定是一种苦刑,更何况她又是这么娇小、柔弱。想及此,也令他担心她的身子能否受得住北方的天气。 “卫哥。” “什么事?”他应道。 “我们还要多久才会到?我记得你说五天就抵达了,可是今天都第七天了。”她伸手揉揉背后僵硬的肌rou。 “再一会儿就到了。”卫疆回答。这几天因为顾及蝶儿身子不适,所以他们放慢了速度。 “再一会儿?那表示还要多久?两个时辰?”蝶儿为这个可能性大大地呻吟一声,她可怜的腰可能无法撑这么久。 “有没有看见那边的城门?”他举起左手,指着前方的一个小点。 她伸长脖子,专心看着。“嗯,好像有。” “进了城门,就到了。” “真的!”她大叫了一声,转头兴奋地对着他笑“我好高兴,我们终于到家了。”腰痛似乎不再那么离以忍受。 卫疆微笑着,知道难为她了,赶了这么多天的路,也不见她抱怨过什么;原本以为这几天餐风露宿,她会受不了,没想到她还是捱了过来。 “我们住的地方离城门很近?”她又问。 “嗯,但不是你现在看到的这座西城门,我们住在北城门。” “北城门──我晓得,比较靠近北方边防,是不是?”她叽叽喳喳的讲个不停“城内有匈奴人吗?我从来都没看过胡人,不晓得长什么样子?” “城内有一些匈奴商人,他们会和当地人做买卖。” “那为什么还会有胡人騒扰北方百姓?大家以物易物就好了呀!” 卫疆摇头,如果事情这么简单就好了。 “匈奴是游牧民族,遂水草而居,看‘天候’决定收成的好坏。如果冬季一连数月气温严寒,牲畜都会冻死,那么他们因为缺乏粮食,就会抢劫边界农民的谷物,维持所需;有时为了这些生活必需品,甚至会洗劫整座城。”而那种残酷的手法,卫疆不愿再提。 “难怪你急着回北方,你怕他们趁你不在时侵犯城堡。” 这只是部分原因。如果是单纯的路寇想要攻城而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城里的士兵大多是身经百战的军人,应付盗匪绰绰有余;怕的是匈奴人会罔顾约定,南下进犯,这才是他急于赶回来的主要原因。但他不认为有必要让蝶儿知道得如此详细,这只会徒增她的烦恼而已。 愈接近城门,愈让人觉得它的壮阔,它耸立在天际之间,高耸入云霄。城上有些士兵在守卫,似乎已看见他们。 “他们看见我们了。”蝶儿指着城墙上的士兵。 “嗯。”卫疆想,士兵应该已经通知齐叔了。 他快马加鞭的奔驰,却在进入城门的剎那放慢马远,因为城里人多,不宜疾驰。 蝶儿兴奋的左右张望,这里的风情景致和家乡大不相同。一进城门就是一座石桥,河岸种植许多柳树,在风中摇曳生姿;桥上有些小贩正向卫疆鞠躬,嘴里喊着:“将军好!”饼桥后,就是街道,道路两旁是整齐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不似南方繁碎,装饰性的离龙画栋并不多,也没大多的色彩,一切都很简单;北方人的豪迈,在建筑上也可看出一般。 这儿的人也比南方人高大强壮;他们似乎都很高兴卫疆回城,口中直喊:“将军! 将军回来了!”想必他在城里很受拥戴。 蝶儿觉得很紧张,手指不自觉地捏着他的手臂。城里的人会喜欢她吗? 她深吸一口气,心想“微笑”应该不会错吧!于是一路上一径的点头、微笑,直到她觉得自己的脸都快抽筋了。 终于,马停了下来。她揉揉僵硬的双颊,抬头看着屋檐上的匾额写着──将军府。 门口端站着两名士兵,正向卫疆行礼。 卫疆翻身下马,抱下蝶儿站在一旁,这时大门倏地开启,一名年约五十上下、身材壮硕、穿着蓝袍的男子走向前。 “少爷,您终于回来了,卑职等您好久。”他恭敬道。 令蝶儿印象深刻的是,这名男子的左眼上有个黑眼罩。地想,真可怜,一定是作战时弄瞎的。而他的身后站了数十名家仆。天啊!爱上真的不见任何女眷。她在心中低喊。 “齐叔,这是蝶儿。”卫疆开口道。 “齐叔。”蝶儿颔首微笑。 “夫人好。”他做个揖。 站在一旁的卫宗插口道:“别杵在这儿,大伙进去谈。” 进屋后,卫疆吩咐道:“伏邦、伏庆,这儿没什么事,你们先回去,晚些再过来。” “是。”两人应道,随即走出将军府。 “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