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双手拱于胸前,扶着一柄长刃,刻工古朴有灵气,他愈看愈觉得迷人,当下付给茅屋主人一袋银子,就把这尊石俑带回来了。 在他幼年时,父亲一出洋经商便是好几个月才会回来,父亲是他的靠山,只要父亲不在家,他就会受到同父异母的姊姊们欺负,所以他总是逃进父亲的书房里躲姊姊们,而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读父亲的藏书,读多了就读出兴趣,短短几年间,他就把父亲的藏书都读遍了。 父亲每回离家经商回来都会带很多新奇古怪的东西给他,但他却都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父亲带回一套唐代的乐舞俑,那五尊女俑体态修长窈窕,舞姿优美,吸住了他所有的目光。为了知道这套乐舞俑的来历,他便开始研究历朝历代的雕塑艺品,在如海般的籍里培养熏陶出饱满的智识。 于是,他慢慢养成了收藏奇珍宝物的习惯,除了他自己很感兴趣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双锐利的鹰眼,看见一件古物摆在面前,他只需扫一眼便可洞穿其年代、产地、历史渊源和身价。 当他的性情慢慢变得冷漠无情时,他的鹰眼隼目就变得更加犀利透澈,他让自己沉浸在搜集最好的、最美的事物中,外面的世界虽大,但属于他的真实世界只有在这间库房里,对他来说,这间库房是没有悲伤和寂寞的地方,有的只有舒服和自在,似乎只有这些没有生命的古物里,他才能找到灵魂的光。 大厨房里,灶下炉火熊熊,灶上蒸笼吐烟。 “八宝rou好了!”官银朵手势熟练地持着锅铲翻炒rou片,飞快尝了下味道,没有问题后便上桌。 “二姑娘,您可以歇息了,外头没客人了。”伙计端起八宝rou往外走。 “没客人了?”官银朵擦了擦汗水,悄悄朝大厅探头看了一眼。 大厅只坐了几桌零星的客人,和从前人声鼎沸的盛况简直是不能相比。 “二姑娘,那篓鲜鱼还杀不杀?”小徒弟在她身后请示。 “先别杀了,倒进后头的水缸里吧!”官银朵看父亲坐在柜台前一脸无奈苦恼的神情,心里就很难过。 “二姑娘,别担心,你瞧,客人都有把你做的菜吃光,这就表示你的菜好吃。”二厨耿进指着空盘子安慰她。 官银朵苦笑了笑,仍伸长着脖子等客人上门。 坐在柜台前猛摇蒲扇的官掌柜瞥见官银朵在布幔后探头探脑,连忙急匆匆地走过去把她推回大厨房里。 “银朵,爹不是叮嘱过你,别随便让人看见你的脸吗?”女儿生得太美也是一桩烦恼,他一向把官银朵藏得妥妥贴贴的,就是怕引来狂蜂狼蝶。 “爹,我做的菜明明很好吃,为什么客人不再上门来了?”官银朵沮丧地蹲在地上。 明明她做的菜已经非常逼近白爷爷的味道了,但客人为什么还是不上门捧场?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官掌柜叹口气,把她扶起来。 “银朵,你能不能只用老鹤的秘方就好了,别自己乱添味道?”他谨慎地觑着女儿的反应。“咱们‘白帆楼’的老主顾十几年来吃的就是老鹤的那个味儿,人家的舌头习惯了,你一时三刻要人家改也改不了。你自己也瞧见了,咱们的客人都快跑光了。” “好吧。”官银朵站直了身子,无可奈何地笑笑。“以后不添桂花粉,不放茴香,白爷爷不用的香料我都不用,这样总行了吧?” “银朵,别心急,咱们得慢慢把客人再找回来,总会有办法的。”官掌柜拍着她的肩安慰道。 官银朵心不甘、情不愿地妥协,乖乖遵守白鹤的秘方做菜,连续三天下来,成效似乎不错。 “二姑娘,今天客人反应很好,都说咱们‘白帆楼’的招牌味儿回来了!”伙计开心地冲进厨房嚷道。 “那真是太好了!二姑娘,‘白帆楼’以后有你掌厨,这下就用不着愁了!”博古耿进咧嘴笑说。 官银朵勉强笑了笑,她其实并不开心。虽然白爷爷的手艺顶尖,但她并不甘心当第二个白鹤,也不想当白鹤的影子。在她的脑海里有很多改变风味的念头,但是才刚动手就惨跌一跤,逼得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 “银朵,这么做就对了!”官掌柜走进厨房,也对着她欣喜笑道。“这两天客人回来了不少,果然老街坊要的还是老鹤的味道,你就这么做下去,过阵子咱们‘白帆楼’的生意就又会兴隆起来了。” 官银朵无奈地点点头,在现实面前,她不想低头也不行。 “看样子,你大哥娶亲需要用的一千两银子慢慢会有着落了,总算可以放心了。”官掌柜长长地叹了口气。 说到大哥娶亲的事,官银朵担忧地说:“爹,这阵子生意变差,白爷爷走的时候,您还给了他一笔养老钱,现在咱们要到哪儿筹一千两的聘金?能不能请媒人帮咱们去谈一谈,让女方少拿点聘金?” 官银朵的话戳中了官掌柜的痛处。他只有一双儿女,儿子官银尧,女儿官银朵。 银朵美丽异常,自小就爱跟在白鹤身边学做菜,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厨艺。 但儿子银尧却生来就失明,不但什么都做不了,更无法指望他能继承“白帆楼” 原想帮儿子娶进一门媳妇做为帮手,但女方家一听说银尧是个瞎子,但毫不客气地开出一千两当聘金。自己的儿子天生有残疾,对方父母想狠敲一笔本也无可厚非,但要是在“白帆楼”最鼎盛的时期,开出一千两的聘金他还能拿得出手,现在“白帆楼”经营得很艰难,手头十分拮据,一时间他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给儿子娶妻办婚事呀! 但,要去和人家讨价还价,他又拉不下这个脸。 “爹、银朵,不要紧,大不了不娶妻。”官银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