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失恋感觉 (第1/4页)
第四章 失恋感觉 嘉茹的午餐桌上简直是场“野”餐。她果然是个教人惊奇不断的女人。 炒面内容很简单,木耳丝、蛋丝、一些rou丝和青菜。简单,然而是他吃过最可口的家常炒面。 她做午餐时,祖安把他拉到客厅去看电视。敬桐一千一万个想留在厨房,也一千一万个感到内疚。他最初完全无意利用祖安,直到他发现唯有借着祖安,她才无法对他严词令色。 因此要想多待在她身边,多和她相处,他需要尽量收得男孩的心。 他不知道她如何做的,把个简简单单的炒面,做得教人吃过后齿颊留香,而午餐时,咖啡和红茶也闻香而来。餐桌上的另一特色,是一猫一鸟也各有个位子。咖啡上了一张椅子,两只前爪搭着桌子,一本正经的吃它那一份炒面。红茶则干脆站在嘉茹盘子旁边,又红又长的嘴吃起面来,比人使用的筷子还坑邙利落。 还有更稀奇的,嘉茹好几次对着狼吞虎咽的鸟说。“慢点,红茶,你会噎着的。” 红茶的回答是不耐烦的大叫。“麻烦!麻烦!” 它吃得比谁都多,还喊麻烦。敬桐从来没听过或见过猫和乌与人同桌吃饭,更别提还都吃面。咖啡的吃相优雅端庄,吃饱了,尊贵地用一只爪子抹抹嘴,慢条斯理下桌前,且骄傲地昂着脑袋“瞄”一声,像它是受邀的贵客,面足胃饱,它要先行告退了。 用餐中间,祖安频频打呵欠。吃完,敬桐坚持帮忙洗盘子,让嘉茹带男孩去睡午觉。他藉这个机会,仔细思考他走进了个什么样的奇异家庭。 至此,他对嘉茹的好奇已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抚养着一个智力不足的男孩,他甚至不是她的孩子。她对待她的猫和鸟,仿佛它们是她的儿女。它们被她宠溺得还真有点放任。 敬桐也第一次看到有人养鸟不养在笼子里,让它屋襄屋外飞来飞去。他连鸟笼都没看见,奇怪那只八哥居然不会飞走。 她对祖安充满爱心和耐心,对她养的飞禽动物也是,独独不肯对她的父亲表露丝毫感情。 他把厨房和餐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很出嘉茹的意外。地怎么看都看不出他是会做家事的男人。她对他的好感越来越深,这不是好现象。这是危险的。 “谢谢你的帮忙。”她冷淡地表示谢意。 “不用客气,我总不能白吃,而且该谢谢你请我吃午饭。” “我没有邀请你。” 看到他裤子上的泥土印和血渍,嘉茹冷漠的态度不觉有些软化。 “你的裤子脏了。”她多余地指出,声音里流xiele-丝歉疚。 他低头看看,不在意地一摆手。“不要紧,反正不要我自己动手洗,送给洗衣店去处理就行了。” “你换下来以后拿来这,我帮你洗,毕竟你是为了帮我才弄脏你的名牌西裤。”她无意尖刻,只是他不在乎花费开支的模样,教她忍不住的看不惯。 敬桐张口欲婉谢,继而动念一想,这岂不是个再回来的好理由吗? “那么我就却之不恭了。” 他答应得这么干脆,嘉茹反倒怔了怔,猝而恍悟她又拦里糊涂提供了他一个机会再来騒扰她和祖安平静的生活,但话既说出口,已来不及收回了。 “这房子是你自己的还是你丈夫的?”他忽然问。 嘉茹皱皱眉。“你非要打听些与你无关的事吗?” “我只提出了个简单的问题,不是在刺探,不要老是这么过分敏感好吗?”他拉开一张椅子,坐回餐桌边,一副还要和她畅谈一番的模样。 嘉茹保持原姿,站在厨房门边。 “你不需要关切太多我的私事。或者你是在搜集资料,好回去做报告?” “你又来了。相信我,嘉茹,在你点头同意之前,我不会向你父亲透露一个字。” 嘉茹抿着丰厚的唇。隔了一晌,她换个和她无关的话题。尽管她应该叫他走了。 “你似乎对应付孩子很得心应手。” 他微笑,耸耸肩。“我小时候住在大伯家,他有四个孩子,都比我小,我是他们的专职和兼职奶爸。” “你自己当时几岁?” “七岁,和祖安现在自以为的年龄差不多,心态上可就差多了。我指的不是智力。” “你在你大伯家住了多久?” “太久了。”他牵牵嘴角。“我出生前父亲就不在了,母亲带着还在襁褓的我再嫁。她为那个男人又生了两个孩子之后,那个家容不下我这个拖油瓶了。我母亲把我送到我父亲的大哥家,毕竟我是何家的后代,回去那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他叙述得平平淡淡,嘉茹听不出苦涩也听不出自伤。她不知不觉离开她靠着的门框,走到他对面,也拉开椅子坐下。 “你大伯和大伯母对你不好?” “不好?不,他们的所为都是为了我好,是我比较不识好歹而已。一个男孩学煮饭做菜,洗衣带孩子,有什么不好?别人还没有这种磨炼的机会呢!我十三岁时逃离了大伯家,有一段日子,就靠他们训练我的生活能力求生存,心里真是充满感激。” 她也没听到尖酸刻薄或恨意。“你回过去吗?” “开什么玩笑?他们可能会把我送去变性。不过话说回来,那种手术相当贵呢,” 他站起来,打开冰箱,给自己倒了杯冰水。他已经把这当自己家了,他也给嘉茹倒了-杯。 “谢谢。”居茹说,接过来,一时没去想他在她厨房里的全然自在有什么不对。“你没结过婚吗?”等他坐回去,她问道。 “没有。”他脑子里掠过一个他见过嘉茹后,便几乎忘了的女人,邵逸达的秘书,崔心雯。一度,敬桐曾考虑过将她列为终身伴侣的人选。但他经常飞来飞去忙生意,她工作也忙,他们相处和相聚的时间,随“捷英”投资的事业不断扩大而逐渐减少。他们仍经常通电话,但是他们之间始终维持着不痛不痒的情谊。 像朋友,又像只是工作上时有密切联系的伙伴,就是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