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九十七斯大林格勒狼王 (第2/3页)
多方的鼓励,而对逡巡不前的人他严加斥责。朱可夫的指挥部常常在密集的炮火之下从下水道转移到毁坏的建筑物里,再转移到与全城的沟壑相通的战壕里。尽管这样,他的指挥部还是有两次直接被敌人的炮火击中摧毁,参谋人员也遭到了很大的伤亡。 尽管朱可夫的亲临前线使苏军的士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战争结束遥遥无期,加之没有了来自于英美的物资援助,进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苏军处于极度的困境当中,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精神和体力都已经消耗殆尽,开小差的官兵和不辞而别的高级将领越来越多。 为了挽回岌岌可危的局势,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决心集中全部的兵力,包括那些后组建的后备军——这些部队数量庞大但缺少或没有足够的装备,因而战斗力低下,朱可夫一直没有使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攻,争取重创德军,剥夺德军发动进攻的能力(德军的最后疯狂表明他们的力量也已经快要耗尽了,朱可夫对此非常清楚)。 而在正当这场大规模的反攻将要开始之际,赫鲁晓夫却带给了朱可夫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因为怕动摇军心,赫鲁晓夫才一个人赶到指挥部,和朱可夫及华西列夫斯基商议。 赫鲁晓夫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的话已经含糊的透出了想要放弃战斗的意思。 因为现在,他们一直为之服务并奋斗的政权和它的“伟大象征”已经消失了。 如果是在以前,听到赫鲁晓夫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朱可夫很可能会勃然大怒,让卫兵把他抓起来,甚至当场开枪打死他。 但现在,他的脑子里,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这个想法。 毕竟,赫鲁晓夫偷偷的来找他们商量,目的也是想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时,也保住他们这两个并肩战斗过很长时间的战友。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在为斯大林同志战斗了。”赫鲁晓夫的声音里透出深深的绝望“他现在已经帮不了我们什么了。” “你说的对,赫鲁晓夫同志,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在为斯大林同志战斗了,”朱可夫盯着桌子上的地图,象是想明白了什么,眼睛一瞬间恢复了光彩“我们是在为自己而战斗。”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朱可夫同志。”赫鲁晓夫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朱可夫,说道。 “我们现在是在为自己而战斗。”朱可夫坚定的说道“如果我们注定要失败,也要象狮子一样有尊严的失败,而不能象懦夫一样不经过战斗就放弃投降。” “是这样。”华西列夫斯基明白了朱可夫的意思,接着说道“如果我们注定要向一方投降,哪怕向中国人投降,也不向德国人投降。” 听了两位将军的话,赫鲁晓夫终于明白过来,不由得缓缓的点了点头。 对于已经注定要失败的苏联来说,向狂热信奉种族主义并坚决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纳粹德国投降,可以说是自寻死路(希特勒在他那本著名的《我的奋斗》里已经清楚地写明了他将如何处置在他眼里是劣等种族的斯拉夫人),而向没有种族偏见的中国人投降,结果则完全不同(此前中国已经接纳了大量的苏军战俘,并将他们编入了俄罗斯解放军当中)。 而且如果朱可夫的反攻计划能够成功,哪怕最终必须要向中国投降,战胜了德军的苏军也有了谈条件的资本。 “那我们就在于抓紧时间吧。”赫鲁晓夫的回答表明他同意了朱可夫的主意。 此时的赫鲁晓夫和朱可夫及华西列夫斯基都还想不到,这场战役的结局,将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我们现在不能再犹豫了。”此时,在一处隐蔽的德军指挥部内,保卢斯元帅对党卫军装甲军军长保罗。豪塞尔将军说道“我们必须要马上向中**队求援,才能避免被包围的命运。” “您知道我们的情报一直不太准确,元帅。”外表文雅颇有中国儒将风范的豪塞尔将军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说道“中**队已经攻克了莫斯科,并且抓到了斯大林,这个消息对他苏联人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很怀疑他们在这个时候敢于向我们发动这样规模的进攻。” 由于苏军的反攻部队都是在夜间进行调动的,而且整个行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但德国人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很快,空中侦察和地面侦察人员都报告说,发现敌军的大部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动,而且正好对着德军薄弱的侧翼。但由于受战场条件所限,德国的军事情报部门无法告诉在斯大林格勒前线苦战的部队哪个方向是苏军最明显的行动路线,他们能做的只是给前线司令部提供了一份“敌军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一览表”供保卢斯元帅选择,当然,苏军的真正行动就在这当中。 “他们的兵力比我们多出好几倍,如果他们实现了对我们的包围,后果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