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八十一不一样的三位一体 (第2/3页)
制造实战用的原子弹的材料有限,不会对我们造成致命的威胁。”史司接着说道“但一旦使用,肯定会对我**民造成很大的伤亡,而且会引起一定的恐慌。” “以前我对是否在此次大战当中使用这种武器一直拿不定主意,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能制造出来的最为可怕和杀伤力最为强大的武器,一经使用,杀戮之生灵将不可计数,”孙纲的脸上现出了一丝落寞,他有些费力地说道“现在,美国人已经告诉我,我大错特错了。” “总统所言差矣,若单以杀伤力而论,原子弹并不是最厉害的。”史司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军情处总长孙晨硕“我们还有威力更大更为可怕的武器,只是由于一经使用难以控制规模,所以一直深藏不露,外界无从知晓。” 听了史司的话,孙纲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明白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原子武器杀伤力毕竟过于恐怖,总统在这件事上采取慎重态度本无可厚非。”史司看到孙纲有自责之意,不由得微微一笑“美国人这么做,其实提醒了我们,不可对其抱有多大的幻想,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美国人,提供给了我们以使用原子武器结束这场战争的机会。” “随波所说极是,如果我国早一点把这玩意儿亮出来,也许战争会提前结束,我华夏便可少付出一些生命代价。”总理谭延恺看着孙纲,开玩笑似的说道“俗语云:死道友莫死贫道。美国人死的再多,也无关紧要,只要是咱们华夏军民能少一点牺牲,管他什么武器,都不妨用上一用。” 听了堂堂华夏共和国总理极其厚黑的这一句话,大厅里有人忍不住笑了起来,缓和了刚刚沉重而压抑的气氛。 “我和你说过的那个‘多级火箭’作为原子弹运载工具(洲际导弹?)的设想,你觉得怎么样?”孙纲象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向史司问道。 “这个设想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以现在的技术条件,火箭本身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相关的研究项目已经启动,”史司回答道“难在如何进行制导控制上。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只不过有些违反人道,是以没有正式采用。相关的详细资料我一会儿让人给您送来。” 听了史司的回答,孙纲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史司和谭延恺等人平静地对望了一眼,他们俩已经从刚才孙纲的问话当中听出来了弦外之音,而几名了解一些“大杀器计划”的军政要员看到孙纲脸上的表情显得舒缓了些,刚才有些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总统身体不好,不用总在这里守着,有事我们随时报告给您好了。”总参谋长单轲威上将看到孙纲似乎显得有些疲倦,关切的说道“您累了,还是回去吧。” “也好。”孙纲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告诉我。” 目送着孙纲的背影消失,史司也收起了自己的公文包,和谭延恺单轲威打了个招呼,转身离开了大厅。 “该死的又是中国人的飞机” 三架被“野马”战斗机簇拥着的美国B-29轰炸机的身影出现在天空中,而在领队机的机舱里,机长威尔逊少校看着远处急速飞过来的几个小黑点,大声的咒骂起来。 “中国人的航母舰队并不在这里,怎么搞的”驾驶员明显的露出了焦燥情绪。 “‘南瓜’和‘绝密’,我是‘同花顺’。”看到出现的并不是他们刚刚见过的那种螺旋桨不动弹但速度却极快的中国战斗机,威尔逊少校的心略略放平了些,他拿起话筒说道“敌机过来了,注意保持队型,不要分散。” 中国飞机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清晰,威尔逊少校看清了,出现的是那种前后各有一个螺旋桨的造型怪异的中国轰炸机,但是和刚才那些好不容易才摆脱掉的煞星相比,这些“轰炸机”的速度好象也并不差多少。 此时,为这些B-29护航的“野马”战斗机已经迎了上去,尽管这些美国飞机好多都已经伤痕累累,但是他们在面对再次出现的敌人时,却仍然表现得极为英勇。 因为这些美国飞行员都明白,他们所要保护的,是什么东西。 这些“野马”战斗机和被命名为“同花顺”、“南瓜”和“绝密”的三架B-29远程超重型轰炸机一样,都属于神秘的第509混合大队。而在“同花顺”号轰炸机的肚子里,装着的便是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小玩意儿”(另外两架B-29为观测机)。 在“曼哈顿工程”正式启动之前,美国的原子物理学家们并没有将多少精力投入到原子弹的制造方面,在一开始,美国人甚至于连最基本的链式反应都没有实现,铀的分离和钚的工业化生产也没有开始,美国人此前将主要精力都花在了论证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