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4页)
不过短短几百天,他的异性缘始于荷尔蒙开始分泌那年。 对他好的女生多到成排成列,女生们还组团结盟,收集大家写给他的情书,选出好的作品辑印成刊,并举办“承友会”定期讨论他的生活行为,互换心得。 这些女人中不乏有人怀抱嫉妒情绪,她们认为能追上苏博承是种莫大肯定,想想,能赢过学校里的骄傲孔雀,还不值得自我肯定? 这天下午,苏博承躺在床上,手支脑后。 高三的他还能无所事事,也算是了不起人种,他的两条长腿在床边抖啊抖,嘴里喝着育箴送来的冬瓜麦茶,说老实话,不晓得为什么,这个味道他百喝不腻。 一口一口接一口,若不是确定这种东西不喝不会手脚无力、全身发抖,他会认为育箴在里面加入毒品,害他一天天上瘾。 想到颜育箴,博承头痛,她根本是快干胶,从小一直黏他,黏到他过敏成疾。她没别的对象好注意了吗?为什么两颗眼珠子非得往他身上瞧?他不晓得自己前辈子做错什么,这辈子得来受这种报应。 倒倒保特瓶,冬瓜麦茶没了,他移动身躯,辛苦自己往厨房方向走去。 然后,他听到mama和颜mama对话,他不是故意偷听,是声音自动跑进他耳朵里,成了他不得不接受的信息—— “育箴她爸的意思是,如果她考上台大,就留在国内念书,不出去了。你也知道,她爸是那种死头脑的公务人员,从小就希望女儿当律师,我很难说得动他。”颜mama说。 “不怪你老公,是我们家博承问题多,他不肯好好念书,留在国内,恐怕考不上半间学校。” “博承很聪明,我从小看他到大,以他的资质,念书不是难事,你记不记得去年育箴爸爸学校帮学生登记分数,不过是改了个计分方式,结果东错西错,把全校老师弄得焦头烂额,后来博承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轻轻松松就把问题给解决,你说他天不天才?”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他不想念书,这几年唯一能看的分数是英文,他一心一意想往美国跑,我们拿他没办法,只好着手替他找学校。” “找到学校了吗?” “申请到了,学校风评还不错,他爸捐了点钱,学校留名额给我们,我还是希望育箴能陪着过去念,有育箴在,我放心一点。” “我也想啊!可是育箴她爸,唉…” “我才烦呢!要是博承在外面给我招个番婆仔当太太,我怎么办?到时,我肯定活活哭死。” “放心,先哭死的一定是我们家育箴,我再找她爸谈谈,如果育箴坚持出国的话,也许她爸肯让一步。” “拜托你了,不管怎么样,我们是一定要当亲家的。” “没错、没错,我们安排那么多年,怎么能出错?” 两个女人双手交握,不晓得是谁给她们这么坚定的意念,她们要当一家人,绝对! 博承的信息接收够了,漂亮眼睛一?,他不是个任人安排的男人,回房拿本簿子,走出客厅,他向两个mama打声招呼后往外走。 “博承,你去哪里?” “去找育箴。” 挥手,他不回头。 找育箴?两个女人相视微笑。 “等等,我给你钱,妈等一下要和颜mama去逛街,晚点才回来,你顺便带育箴去吃饭。” “不用太早回来没关系,颜mama会很晚才回去。” 颜mama笑得很开心,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女儿被吃干抹净。 收下大钞,博承脚步加快,一分钟不到,育箴的窗口让石头砸中,然后比一分钟更短的时间,她站到他面前。 “这是明天要交的作业。” 把功课递给他,几年训练,她已经练得“两”手好字,让老师看不出来,她有代笔嫌疑。 收下作业,他右手插进裤腰带,问:“你的程度可以考上什么大学?” “爸希望我上台大法律,不过,我认为什么学校都可以,只要能和你在一起。”话说出口,她红红的颊炸出两酡鲜红。 “不准,你要是考不上台大、念不了台大,我就扁你。” “我…你为什么希望我上台大?” “因为…因为我和人家打赌,赌你念台大。” 他随口编一个理由。很不错了,他要她做事从不给理由的,要不是这回事关重大,给她理由?哼!他才没那个闲工夫。 “那、那、那…” 她念了台大,要是他考不上台大,一北一南,相思…她不敢想象。 “等你考上,我请你吃牛排。”祭出重赏,他用眼尾余光瞄她。 吃牛排?那是他说的话吗?不会吧!他要请她吃饭?十八年来从未发生过的奇迹出现! 为了这顿饭,豁出去了,了不起未来四年,她周周下乡探访情郎,隔空爱情不也挺美丽? 点点头,她笑了。“好,我尽力。” “很好,去念书吧!专心一点。” 他叫她专心一点?他好关心她哦! 头脑清醒的育箴遇上博承,清醒度立即降低,她想他的牛排、想他的关心,熬夜念书时,心里装的全是甜蜜。 果然,两个月后,她高中台大法律系榜首。 * * * * * * * * 为什么没人告诉她,他要去美国? 为什么没人告诉她,他们的距离不是从台北到台南的四小时车程,而是台湾到美国,十六小时的长途飞行? 没人告诉她,当她在台北思念他时,他将在美国沙滩上欣赏天体营中的美少女。 没人告诉她,当她拚死拚活,要求自己进台大同时,他已经作好单飞准备。 站在机场大厅,育箴眼睛比核桃肿三分。 她哭了五个小时,悔恨自己答应他的要求。台大再好,没有他,心灵空虚、灵魂无依,空荡荡的感情…呜呜…寂寞冷清! 博承身边围了一群人,送行的亲戚朋友、苏伯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