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伦皇者_第364章到手利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到手利益 (第2/2页)

追问下去,找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缩在了庞骏的怀里。在宴席上,庞骏看似无私地为朝国上下提供了富国强兵的思路,实际上他在这里埋下了非常多的暗手。

    第一,提出减税激活商业,放宽经商的资格,可以增加税收,这是正常行为,这的确能为朝国带来更多的收入,因为经商的人多了,自然缴纳的商税会更多,这样一来。

    虽然权贵们手下的商业上缴的税收减少了。但是竞争却激烈多了,如果不放宽经商资格,经商的人不变,商税少了,身为国主的朴振硕肯定不同意,于是权贵们为了加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会引入外商,与外商合作,用外商更便宜或者独家的货源,去压倒那些本土没有太多背景的商户。

    而外商呢,朝国与东瀛的仇恨不共戴天。当然不会有太多来自东瀛的外商,那就只有辽东陆商和江南还有两河的海商。

    而这一部分又被庞骏和王芳梅把持着,到头来,朝国大部分的权贵,都还是与庞骏做生意,更何况朝国的特产是人参还有皮毛这些比较昂贵的货物。

    而庞骏这边尤其是江南的特产就是日常用的丝绸和粮食,用江南大量的低价粮食,让朝国的粮商减少购买本国的粮食,用大量的低价丝绸,让朝国的布匹商减少购买本国的丝绸。

    最后的结果就是朝国若是不注意的话,耕地和织布的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人会去拿地来种人参或者其他药材,久而久之,朝国一国的粮食与纺织,就完完全全落在的庞骏的手里。

    而事实上,在松州,在辽东庞骏也的确是在鼓励着商业的发展,可是有一个基础的前提他没有告知朝国满朝文武,就是在鼓励商业的同时,他用“官庄”的办法保证了辽东粮食抓在自己手上!

    官庄的粮食和江南的粮食才是庞骏能够安心鼓励商业,发展交易场的底气所在。第二,庞骏特意建议要找懂中原文字的军官前来学习也是一样,与东瀛相仿,朝国懂得中原文字的人,一般都是贵族或者豪族。

    而这些军官一般来说就是贵族子弟,让军中贵族子弟前来学习中原文化和接受中原军官的教导,再让他们享受中原的美好,久而久之也会让他们对中原心生向往,等他们回去之后,就几乎等同有了一批内心倾向中原皇朝或者说是辽东的贵族子弟,以后这些人攀至高位,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以庞骏为首的安东都护府对朝国来说要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弹指之间摧毁他们,只有安东都护府强大了。

    朝国人才不会当他们察觉到自己的粮食和纺织被别人控制住之后撕破脸皮,也只有安东都护府强大了,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派遣军官前来学习。这一切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朝国人达到“富国强兵”的时候,起码也需要好几年,这几年,足够让庞骏通过这两大暗手,渗透并且有能力影响朝国上下,让朝国成为一个命根掌握在自己手上。

    兵力能够足以抵挡东瀛入侵的屏障缓冲地。能够想到如此之多。当然不止是庞骏一个人的想法,这是由庞骏提出,经过独孤连环,程朝伦,费霖。

    还有王芳梅的补充和完善,再设计出来的连环暗手,最重要的是,即使以后有人看出端倪了,那个时候整个朝国的权贵有很大一部分势力已经与外商还有安东都护府军方产生深度捆绑,到手的利益,没有人会愿意割裂,除非有更大的利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