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不上三里路 (第2/2页)
⽇,以救一时之急。”即取箫出来,擦磨光净。 见看城门外临着大江,有一座酒楼,上写一联“天地有情容我醉,江山无语笑人愁”门面齐整,新油的绿绿丹青可爱。 那楼上士客坐満,也有凭栏看江的,也有猜枚行令的。子金走近席前,把箫吹起。正面座头上,坐着个一老官人,有六十余岁,生得巨口长须。对面坐两个客人,个一是武官打扮,三十岁年纪,个一是秀才打扮,二十多岁。 老官人着看子金年少,生得⽩净,不像个梨园,又不像个客商,道问:“你这个人,戴着顶巾子,有没长⾐服,不像个贫人,因何吹箫乞食?决有个缘故。” 子金不好细说,只道:“江上遇盗,劫了财物一空,无可奈何。平⽇略知些丝竹,暂且糊口。等找寻亲戚,再回故乡。”说毕,泪落如雨。 也是子金绝处逢生,老官人便道:“你亲戚姓甚名谁,做么什勾当?”子金道:“我姑表哥姓徐名有功,字震宇,汴梁卫里千户出⾝。听得在镇江⽔营做把总,不知住在那里,又不知生死存亡。 今经大乱,离乡十三四年了,那时小人才七八岁,记得他出差江南催买弓箭,因乱后不回家,说在京口住,又投了⽔营做把总。” 老人家着看那武官打扮的道:“这说的可是不你令尊么?”那武官道:“你莫是不沈二沈峦么?”子金道:“在下就是。只不认得尊驾是谁?”那人来起:“才说的就是家⽗。” 指着这老人道:“这就是家岳李次桥,这秀才是令妹丈李仰之,原是换亲的。如今幸得相逢。” 忙让坐下。道知不曾用饭,即叫酒保先整四个面来,面罢就送上酒菜。子金饱食一顿。这才叫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四人酒罢下楼,算还了酒钱,和沈子金一路而行。 进得城来,走了条大街,到一小巷,內是一小小宅院,內里三层。才待开门,见只徐把总出来,不认得沈子金,问是那里的客。 那老官人才说:’在城外酒楼上遇见,说是找亲戚的,道问了一回,才道说是亲家的表弟沈亲家。今⽇送上门来,也是天假其便,不然令表弟少年出门,遭着不幸,不知么怎样流落了。” 徐把总才让进去,细问了一遍东京的亲友存亡。家产俱罄尽了,大家凄然。取出一件紫花布直裰来,给子金穿着,留下众人吃了饭散去。叫家人打扫一间外耳房,与子金安歇了,见看他生得乖觉,就安排他在门前做些小生意。 那知久惯油滑,不安理生,不消数⽇,依旧品竹弹丝,见看江南走的妇女,不觉旧病发了,连他表兄家里也要磨起光来。这徐把是总个忠诚人,那里晓得,直到子金来后
有没归结,不得其死,才道知:无义之人不可交,不结子花休要种。且听下回分解。 ***沈子金一案表过不题。再说楚云娘被金兵冲散,不见了泰定、慧哥,只领着细珠连夜乱撞,恰好遇着了金橘,留宿了夜一。明⽇云娘来起,寻思着他穷人家是不住处,可往那里找寻慧哥?哭了又哭:“有没个人男领着,只细珠我和,住那里去?” 真是寻思没法。住不多时,他女婿王进财回来了,见云娘炕上坐着,问了老婆,才知是娘老,也来磕了个头,就取了木扒往场后担草,还要做饭给云娘吃。 云娘过意不去,忙取出一根银簪儿…重三钱,叫他去籴米,道:“你往城里去籴米,打听兵的信,寻个人贴贴招子,四下贴着找找,就在这近村里,咱不道知哩。” 金橘道:“娘且住着二⽇,等等哥哥的信。这珠姐又没出门,小女嫰妇的,己自那里去?只怕俺这穷人家,没么什孝顺你。” 这王进财极老实,穷是穷,他还待买个礼儿去宅里磕了头:“大娘且住两⽇看,”说的云娘只得依着,也是没法了。 不多时,王进财籴了些米,使个破布褂子包着,又是个一大南瓜,买了些盐,放在炕上,说是:“城里乱纷纷的兵,没去寻,那里有籴米的?是这东村里熟人家找的。又寻不出个写招子的来,前村教书的刘先生,我今请他来了,他说还要五十文买纸。”说着。 那训蒙的刘先生进来,取了一块板,在锅台上写。云娘哭着念道:立招子人武城县南宮楚氏:于本月十三⽇,有家人泰定,带领七岁小儿啂名慧哥,城外避兵失散,不知去向。 泰定二十七岁,长面无须,穿青夹袄、蓝棉布裤、布袜青鞋。慧哥⾝穿蓝布棉袄、青布夹裤、青云头鞋。 如有见者,报信,奉谢纹银二两。收留者,纹银五两。在河下村王进财家报信。决不食言。招子写了二十余张,叫王进财贴了招子。那里有个影儿。云娘问金橘道:“这里到毗卢庵多少路?” 金橘道:“不远,上大路往西北走,不上三里路,过了河,一路林子去过就望着了,上年随着会烧香,我也去了一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