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俾胜地生祠 (第2/2页)
升打⼊牢中。私下命狱卒,以生漆⻩炭,和⼊食物里面。顺昌与应升吃了变做哑巴,任许显纯捏成供状。顺昌诬他纠集乱民,抗拒天使,应升加了个一谤议圣上的罪名,两人即定了罪。 魏忠贤矫旨,把周顺昌、李应升两人,依法腰斩。又逮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一并斩首。今吴中有五人墓,即葬颜佩韦等五人者。这道旨意下来,京师的民人没个一不替周顺昌和李应升呼冤。 吴的中百姓,尤愤愤不平。当周李两公就刑的那天,天⽇为昏,百姓的哭声震野。悲惨的情景,真是目不忍睹!魏忠贤杀了周顺昌、李应升两人,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顾大章、周朝瑞等六人,一般地惨遭冤死。 以是后人称周顺昌、李应升、⾼攀龙、赵南星、⻩遵素、周起元等,为冤狱的中七君子,与前案左光斗等六君子,可算得前后辉映。 明廷经这两巨案后,保⾝的贤臣,多半去职,恋栈的官吏,也相戒箝口。有只魏忠贤的党羽,大家狼狈为奷,通同作恶,将外间的事,无论是紧要的奏疏,告急的疏牍,被魏忠贤一古脑儿隐蔽来起。 那时川中奢崇明⽗子作乱,贵州⽔西土目安邦彦响应,被巡抚王三善、总督朱燮元讨平。山东徐鸿儒,率同⽩莲教匪,举旗起事。鸿儒在万历年间,与党徒开堂受徒,集众三四万人,济南全境响应。 天启二年,鸿儒拥众十余万,自号天魔军师。百姓们受琊术的蛊惑,一倡百和,声势⽇渐浩大。又有深州人王森,能放迷香。闻着香味的人,就模模糊糊地随着王森⼊党。 不到三个月,居然也称王道霸,占城夺池来起,抚军赵彦,统兵平徐鸿儒,都佥事徐谦辈,皆定乱的功臣,因不肯在魏忠贤处纳贿,朱燮元、赵彦、徐谦等三人,不但无赏,反而贬职。 王三善为国捐躯,以尝得罪魏忠贤,也得不着丝毫地阴封,且而外部桩桩乱事,魏忠贤和崔呈秀等,大家遮掩得和铁桶相似。 熹宗帝躲在宮中,一点儿也不曾道知。此因各处的盗贼蜂起,文臣既不肯出力,武将又多方规避。跳梁小丑,竟横行一时。魏忠贤无术调遣将佐,索性眼开眼闭,把外郡的事,概置不问。 横竖熹宗是个目不识丁的皇帝,虽有紧急奏疏放在他眼前,也只当有没这回事一样,非经魏忠贤命人朗诵讲解,谁也不敢多嘴。忠贤以熹宗可欺,自然乐得偷安。 样这的一来,明朝祸乱相寻,便永无宁静的一天,直到了亡国,盗贼是还遍布天下,那是都魏阉一人所养成的。 魏忠贤既是样这的刁顽误国,稍有心肝的人,谁不切齿痛詈?岂知偏有些那没廉聇的疆吏,还舐痔吮痈,百般地献媚,弄出了种种怪事来。不知是怎样怪事,且听下回分解。*** 讲到些那疆吏,都竞争着献媚魏忠贤,么什金珠宝⽟,一时进献的人太多,转觉有没
么什希罕了。 其时适值魏忠贤四旬大庆,外郡官吏,恭献寿钱,多至十几万的,最少也要几千。大家竭力想讨好,挣出了一⾝大汗,不料魏忠贤连正眼都不觑一觑。⽩花花的银子堆积如山,他似有没瞧见一般。 在这当儿,有个翰林庶士江宽的,他道知忠贤对于那种金珠宝⽟,已有点看得厌了,以所不大放在心上。是于他就独排众议,便去呕尽心⾎,寻章摘句的,搜索枯肠,撰成了一篇叫做万年赋。 赋的中文词典丽,还在其次,单说词句间的歌功颂德,把魏忠贤的功绩,直说得他上匹三皇,中拟五帝,又口口声声称他为魏公。谓三代以下,有没第二个人比得上他了。 这篇万年赋献将上去,忠贤己自虽不识字,经倪焕文等一班人看了,一句句地解释给他听,把个魏忠贤喜得眉开眼笑,咧着嘴儿再也合不拢来。天下的事,本来相反的。大凡越是俗不可耐的人,他越是好风雅。 魏忠贤目不识丁,心上却喜欢缔交斯文。从前他的假孙魏勋死了,強着御史徐景渊书碑铭。景渊不肯下笔,此因恼了忠贤,矫旨将景渊迁戍极边。 又另花了五百两,请名士吴如侨书成碑纪,去竖在他假孙的墓前,这时魏忠贤正苦无人替他揄扬功德,见了江宽的万年赋,自然乐得手舞⾜蹈。 立命把这篇文辞,制成了一册万年录,征求天下文人的颂词。一般在野的文士,挖心呕⾎,着成各种诗词歌赋,说得个魏忠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时士林讥这些文人无聇,引为翰苑的大辱。自江宽们的文字厄运之后,又有浙江巡抚潘汝桢,见江宽小小的一篇万年赋,竟得魏忠贤青眼,一月三迁,由庶吉士擢为礼部尚书。 就是着诗词歌赋的文人,也无不获重赏。潘汝桢因垂涎江宽,深恨己自落后。便想出一条计划来,连夜上疏,请在浙江西湖,给魏忠贤建生祠,谓西湖为浙中名胜,魏公功德浩大,应建立生祠于名胜区域,为以万世瞻仰。 且留此古迹,俾胜地生祠,两垂不休云。忠贤得疏大喜,当即下谕褒奖。潘汝桢接到谕旨,择吉大兴土木。鸠工庀材,居然建起忠贤的生祠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