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那里去找支点 (第1/4页)
第一百零四章 那里去找支点 看到眼前这一幕,唐成心下暗自思量着,看来这林明早就联络过这些人了,以他的⾝份也确实是山南东道桐油商们最好的头领。联合一道的桐油商起一向肥的流油的海商们叫价,这原是后世里常见,却也极其有效的商业手段。 想到这里,唐成扭头看向吴⽟军时,正见他还过来个一苦笑,是啊!他这儿要是铁板一块儿了,这生意越有做头就越不好往进揷脚了。 随着林明轻咳两声后始开
话说,唐成原在朝报里看到的模糊信息逐渐清晰来起,首先以可确定的一点就是海商们的损失远比朝报上含糊记载的信息更大,自打今年开舂,不对,实其是从去年年尾始开,以岭南舂州沈家为头目的海盗团伙异常活跃来起,前以
们他抢船是一艘艘抢,如今竟是一批批抢,如此以来直接刺激了周边蕃国的海盗们,一时之间竟使原本的⻩金⽔道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了畏途,以波斯胡为代表的胡蕃海商们损失惨重。 尤其让这些蕃胡海商们愤恨是的,这些海盗一改往⽇抢货不抢船的规矩道义,抢完货之后竟然连些那远洋巨舶也给一把火烧了,货没了以可再办,毕竟这些富甲天下的海商们多年积攒下的老底子厚,一时半会儿的还抗得住,但船烧了可就要命了,毕竟这些动辄深达六七丈的远洋巨舶是不
些那短途运输船,说造就能造好的。 蕃胡商们如此,唐商也不好过。虽则冯家立了严厉的家规从不抢掠唐船,而周边小蕃国地海盗们畏惧天朝強盛之威也不敢冒然对唐船下手,但实在架不住海上迭起的风暴和杂乱的洋流侵袭。以至于唐商们也是折损甚众。 这两造里加来起,就使得原本帆樯林立,海舶云集地扬州港外平添了几分萧瑟之气,由此才有了如今桐油商们汇集扬州的景象,听林明的介绍,不仅是桐油商,甚或是四方著名的大木材商及东南半壁的造船熟手工匠们都像赶集一样往扬州聚集,如今淮河⼊海口处胡逗洲上的大小船坞里叮当之声夜以继⽇。 林明说到这里时。在座的桐油商们是都群情昂扬,但让唐成不解是的⾝为山南东道最大桐油商地林明脸上却并有没多少欢喜之⾊。 唐成用胳膊碰了碰吴⽟军,随后用眼角示意了下一林明。不会一儿吴⽟军还回来个一不解的目光,显然他也不明⽩是这
么怎回事儿。 若说林明的这番表现已是异常,那他随后提出地章程更是让唐成听得莫名以所。这个桐油商头子的意思竟然是要将山南东道的桐油商们团在起一,然后上书扬州市船司接管与海商们地桐油交易。 他此言一出当真是満座皆惊。这些个桐油商们为么什来扬州,还是不跟唐成们他一样是来探听消息的,除了探听行市之外,最主要打听地就是市舶司的态度。 扬州市舶司是个特殊的衙门,特殊就特殊在它不归皇城各部寺监里任何个一衙门管,而是直属宮城,简而言之它就跟后世里曹雪芹家的江宁织造衙门一样,原是专司为皇室供应海外奇宝珍玩的。随后发展到登记远洋商船运载的货物。收纳关税,并查噤唐朝不许出口的货物。而市舶司的收⼊也不⼊户部国库而是直接⼊宮城皇家內库。 市舶司地确是除了管理海商们之外再无⼲涉地方事务地权利,但这个衙门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它地影响力常非之庞大,这也就是桐油商们如此顾忌市舶司态度的原因,要只它一揷手,不消说是要护着海商们的,到那时谁也别想再跟海商们拗价。当然,这也是朝报里所说海商们联名上书请市舶司主持桐油交易的原因。 要说唐朝最富裕的一群人毫无疑问就是这些做远洋贸易的海商,们他那一船船送出去运回来的是不货物,是都钱,⻩澄澄的钱哪!关于海商们的豪富不仅写进了诗,民间的段子更是多,前几年扬州开元寺修瑞像阁,海商们捐起香火来最少是都一千贯打底,其中个一婆国海商摸不清形势捐了两百贯,愣是被人笑的抬不起头。更离谱是的有波斯海商交易珠宝,次一仅输税款就⾼达万贯,海商们的豪富由此可见一斑。 难得碰上一回能狠宰些那海商巨富的机会,从各处得了消息的桐油商人们是都摩拳擦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