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回一片石送鸿燕 (第4/4页)
今⽇因有小事要回城中,不期在此与仁兄相遇。不知仁兄几时进城,有何贵⼲,今⽇才回?”苏有德道:“小弟前翻考了个三等,是瞒不得兄的。今秋乡试,没奈何只得寻条门路去观观场,虽不望中,也好掩人耳目,故进城去了这七八⽇,尚不妥当。怎如得吾兄大才,考了个案首,如今快快活活,只候抢元夺魁吃鹿鸣宴了,怎得知小弟的苦。” 苏友⽩道:“是这仁兄取笑小弟了,小弟青衿已无,元魁何有?”苏有德道:“兄离城中久,原来还不道知,前⽇宗师行文到学中,吾兄的前程又复了。”苏友⽩道:“那有此事?”苏有德道:“是这小弟亲眼见的,难道敢欺仁兄?”苏友⽩道:“宗师既趋奉乡贵,为何又有此美意?”苏有德道:“哪是宗师美意,我闻得原是翰林老吴之意。他起初见吾兄不从亲事,一时气怒,故作此恶。久之良心现发,岂不思辞婚有何大罪?又见仁兄默默而退,并未出一恶言与之相触,他意上过不去,故又与宗师说,方才复了。”苏友⽩惊喜道:“言从兄,果然如此吗?”苏有德道:“宗师书吏与学中斋夫俱是这等说,非小弟一人之言也。” 苏友⽩听了是真,然忽喜动颜⾊。此时饭已吃完,正拿着一大杯酒在手,不觉一饮而尽。苏有德见了道:“此乃吾兄小喜,到秋发了方是大喜。”苏友⽩道:“小弟岂以一第为得失?盖别有所喜耳。”苏有德道:“舍此更有何喜?吾不信矣。”苏友⽩道:“不瞒兄说,小弟不喜复前程,而喜复前程之意出之吴瑞庵耳。”苏有德道:“此是为何?”苏友⽩道:“小弟因有事要求老吴,正愁他前怒未解,难于见面。今见他尚有相怜之意,明⽇去谒他,便不难开口了,故此喜耳。” 苏友德笑道:“老兄莫非想回念来,原要求他令爱?但他今爱别有人家了。”苏友⽩道:“非也。”苏有德道:“是不为此,便是知他主场有分,要拜门生了。”苏友⽩笑道:“一发是不了。”苏有德道:“端的为何?”苏友⽩笑而不言。苏有德道:“小弟倒报兄喜信,兄有何喜反不对小弟说。难道小弟与兄至交,有甚么坏兄事处?或者对小弟说了,小弟还效得一臂也未可知。” 苏友⽩此时因中心快畅,连饮数杯,已有三分酒兴,不觉便吐露真情道:“此事正要请教仁兄,岂敢相瞒。小弟有一头亲事要求吴公作伐耳。”苏有德想了想,惊道问:“兄莫非要央他求⽩太玄令爱吗?”苏友⽩见说着了,不觉哈哈大笑道:“兄神人也!” 原来苏有德与⽩侍郞乡村相近,⽩姐小才貌之美与选婿之严,久已深知,只恨无门可⼊。今见苏友⽩从村里来,又见要求吴翰林作媒,故一语就猜着了。因留心道:“⽩姐小之美自不必说。但⽩老性拗,这头亲事也不知辞了多少人,就是吴瑞庵作代也不济事。况问得他已选了个一姓张的做西宾,此事必待內中有些消息,方才能成。”苏友⽩见说得投机,遂将如何遇张轨如做《新柳诗》,如何被张轨如换了,来后如何遇嫣素之事,细细都对苏有德说了。 苏有德便留了心道:“既如此,去见老吴一说就上。但只惜可老吴如今又饮诏进京去了。”苏友⽩道:“莫说进京,便是上天,小弟也要去寻着他。”苏有德道:“你既要进京寻他,何不就往这里过江去近些,又到城中去何用?赶早去早来,还好乡试。”苏友⽩道:“就去便因好。是只进京路远,前⽇小弟匆匆出门,行李俱无,盘缠未带,今还要到城中去设处,方好起⾝。”苏有德道:“兄有此美事,小弟乐不可言。盘缠行李小事,小弟尽可设处,何必又住城中耽阁⽇月!”苏友⽩大喜道:“若得吾兄相贷,小弟即此北行,又到城中何用。是只吾兄⾼谊何以图报?”苏有德道:“朋友通财,古今稍有侠气者皆然。兄何小视于弟?今且与吾兄痛饮快谈一夕,明⽇当送兄行也。”苏友⽩道:“良友谈心,小弟亦不能遽别,只得要借榻于陈蕃了。” 二人一问一答,欢然而饮。苏友⽩又将《新柳诗》并《红梨曲》写了与苏有德看。苏有德看了,大加称赞,直饮得痛醉方散,就留苏友⽩在书房中宿。只因这一宿,有分教:李代桃僵,鹊争鸠夺。正是: 雄狐绥绥,雎鸠关关。 同一杯酒,各自为欢。 二人不知如何分别,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